書摘精選》胃酸分泌「不足」是人體的無形殺手

一九九六年,有位英國醫師檢閱與年齡相關的腸胃道疾病,提出胃酸的產量通常會隨着人們變老而下降,原因在於製造胃酸的細胞有所減少,這種情況稱爲「機能性萎縮胃炎」或「胃部萎縮」。(示意圖/ shutterstock)

已有充分證據證明胃酸分泌會隨着年歲漸增而減少──從十九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中期,經常有研究人員提出報告,表示罹患無酸症的人數隨着年齡而增加,二十歲的人中大約有4%,而六十歲的人中則高達75%;無酸症即近乎或完全沒有胃酸,又名「胃酸缺乏症」與「胃酸過低」,也稱爲「胃酸過少症」。

胃酸分泌量太低會發生什麼事?

近期在一九九六年,有位英國醫師檢閱與年齡相關的腸胃道疾病,提出胃酸的產量通常會隨着人們變老而下降,原因在於製造胃酸的細胞有所減少,這種情況稱爲「機能性萎縮胃炎」或「胃部萎縮」。此外,六十歲以上的「正常」、健康人士──沒有胃灼熱症狀──有很大一部分患有機能性萎縮胃炎。

機能性萎縮胃炎是「與年齡相關」的胃酸量逐漸減少情況的主要發生原因。許多研究都證實,患有機能性萎縮胃炎的人特別容易罹患超出胃部與食道範圍外的多種嚴重病症。這些病症包括:

‧重要維生素、礦物質與胺基酸吸收不良

‧蛋白質消化不良

‧過敏

‧兒童支氣管性氣喘(機能性萎縮胃炎「與年齡相關」的明顯例外)

‧抑鬱症

‧惡性貧血

‧胃癌

‧胃部與小腸內細菌增生,隨之併發各種症狀,例如:胃灼熱、「脹氣」、便秘、腹瀉,以及染上可能致命傳染病的機率增加,比如霍亂與沙門氏桿菌

‧皮膚病,包括各種形態的痤瘡、皮膚炎(發癢、泛紅、腫脹)、溼疹及蕁麻疹

‧膽囊相關疾患(膽結石)

‧類風溼性關節炎

‧紅斑性狼瘡

‧葛瑞夫茲氏症

‧潰瘍性大腸炎

‧慢性肝炎

‧骨質疏鬆症

‧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老化加速

動不動就吃胃藥的風險

假若胃酸這麼重要,而且胃酸分泌量長期過低可能讓人們罹患慢性病,服用以讓胃酸更加短缺爲唯一目的的藥物,是否有任何意義?

科學研究至今仍無法提供決定性的證據,可證明服用抑酸劑會引發機能性萎縮胃炎。然而,已有許多報告顯示,服用普利樂有時可能導致罹患胃酸缺乏症,而且在停止服用該藥物後,相關症狀仍會持續超過兩年的時間;更何況,即使這種藥物沒有對胃裡製造胃酸的細胞造成破壞,仍可能形成一種相當於胃部功能萎縮的長期狀態。換句話說,疾病與藥物兩者達成了同一項成就:它們都使得胃部酸度大幅降低到遠低於正常的程度。

我們知道,在罹患普遍常見的機能性萎縮胃炎,胃酸量因而受到抑制數十年後,可能會發生什麼事。但是,如果胃部功能萎縮是因爲服用今日的強效抑酸劑數十年所造成,進而讓胃酸受到數十年的抑制,又會出現什麼情況?沒有人知道明確的答案,畢竟普利樂受到廣泛運用才僅僅數年的時間,而普託平、Aciphex、Protonix與耐適恩則是更新的藥物。隨着這些藥物變得更受歡迎,因藥物所導致的持續性胃酸過低狀況開始邁入第二與第三個十年後,大家是否會目睹胃癌、關節炎、骨質疏鬆症或其他嚴重疾病的發生率攀升?我們認爲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不過爲了達到「科學上的準確性」,我們必須說沒有人知道明確的答案。

然而,究竟爲什麼要冒這種風險呢?

(本文摘自《胃酸疾病完整療愈聖經》/ 柿子文化出版)

【內容簡介】

「既然我的胃酸已經『多到逆流』進食道,爲什麼醫師還說我消化不良?」

「既然胃酸會隨着年紀愈大而製造得愈少,我都五十好幾了,胃食道逆流爲何不會好?」

早在100前就發現的真相──

90%胃灼熱、胃食道逆流的人都胃酸不足!

胃酸專家及預防醫學大師──強納森博士,根據50年臨牀經驗,提出一個早在100年前就發現卻被嚴重忽略的真相:絕大部分胃食道逆流的人,都有胃酸分泌不足的症狀,而不是胃酸過多!在他「實際檢驗胃酸分泌」的數千名個案中,90%胃食道逆流的人,事實上都胃酸過少。

【作者簡介】

強納森•V•萊特醫學博士 Jonathan V. Wright M.D.(N.D. hon)

泰奧馬自然醫學診所(Tahoma Clinic)創辦人和醫療總監(medical director)。

哈佛大學人類學學士,密西根大學醫學博士。有四十餘年自預防醫學臨牀經驗,受西醫學基礎教育的他,其一生研究重心卻都在「師法自然」,自一九七六年以來,積累了超過五萬份關於飲食、維生素、礦物質、植物藥草和其他天然物質的研究論文,從中他開發了非專利藥物(非「藥物」),以治療健康問題,是美國自然療法的先驅及領導者。自一九八三年來,萊特博士一直在向美國、歐洲、日本等數千名醫師教授自然療法。

喬納森博士研究胃酸與健康、老化的關係已逾五十年。

獲獎記錄

★1988年→美國名人堂 醫學貢獻醬

★2001年→鮑林營養生化理念推展貢獻 終身榮譽獎

★2003年→營養學之父 榮譽獎

(本文摘自《胃酸疾病完整療愈聖經》/ 柿子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