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新質·灣區共創”2023大灣區計算機大會於深圳成功舉辦

(原標題:“數字新質·灣區共創”2023大灣區計算機大會於深圳成功舉辦)

爲貫徹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國務院《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國內計算機領域創新研發和產業融合等工作,助力“雙區”建設,12月2日至3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深圳市計算機學會(SZCCF)、CCF 深圳、CCF 廣州、CCF 東莞、CCF珠海和CCF 香港等聯合發起的“數字新質·灣區共創”論壇暨2023大灣區計算機大會(Big Bay Computer Conference, 簡稱BBCC大會)在深圳舉行,灣區院士專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等數百人集聚一堂,圍繞新科技、新趨勢、新賽道等主題進行交流。同時在會上開展技術思辨、工作研討等活動。

圖1:大會現場

大會論壇由CCF深圳主席、SZCCF副理事長、深圳大學毛睿教授主持。CCF總部及CCF深圳、CCF廣州、CCF東莞、CCF珠海、CCF香港的會員代表,香港、澳門、佛山、中山、珠海、肇慶、湛江、茂名、汕頭等地市計算機學會代表,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屆的專家學者參會。

圖2:CCF深圳主席、SZCCF副理事長、深圳大學毛睿教授主持

大會伊始,中國計算機學會秘書長唐衛清爲大會致辭。他首先向到來的嘉賓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隨後簡要介紹了未來中國計算機學會的三大變化:一是提高深度,集納人才智慧,着力打造20人深層次研討專題會;二是擴大規模,打造“中國計算機大會”千人規模的標杆品牌活動;三是創新模式,希望在灣區在計算機領域創新打造產學研結合的大會,與各分部計算機學會凝心聚力,攜手打造大灣區計算機學會品牌活動。

圖3:中國計算機學會秘書長唐衛清致辭

隨後進入主題報告環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校校長、CCF香港主席倪明選在《以高質量人才培養,驅動數字新質涌現》主題報告中表示,人工智能走進生成時代,大語言模型逐漸呈現出高複雜性、跨模型性,以及可解釋性和可控性,在具體領域的專精大模型開始出現,以傳統行業數智轉型與新行業培育爲特徵的新質生產力可能不斷涌現。以跨學科融合能力和AI+爲特徵的數智人才培養是這一變革的基本要素,基於項目的、探索式、跨學科融合學習和師-生-機互動的教學模式爲數智人才培養提供了可能性。

圖4: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校校長、CCF香港主席倪明選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CCF廣州創始副主席湯庸在《以學者爲中心的學術社交網絡研究與實踐》主題報告中認爲,社交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爲人們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會有無關信息干擾生活和工作,基於此,他以學者科研教學的社會化協同需求爲背景,設計了面向學者的社交網絡(SCHOLAT),能夠爲學者提供自主學術空間和社交化教學科研協作平臺。報告中通過實例簡要介紹SCHOLAT內核,討論學者網大數據和學者知識圖譜構建,分享了SCHOLAT+最新應用成果。

圖5:華南師範大學教授、CCF廣州創始副主席湯庸

中電金信研究院技術管理部總經理章瀾基於行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實踐,在《行業數字基礎設施賦能新質生產力》主題報告中介紹瞭如何將其作爲平臺底座,爲企業提供穩定、持續的商業計算能力,提升企業的整體數字化轉型能力和數字化生產力,並探討了開拓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她認爲,在深度數字化轉型時代,單體架構正在向雲原生分佈式架構轉型,技術、架構以及工程實現的變化,都對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提出了更多、更復雜、更高的要求,也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圖6:中電金信研究院技術管理部總經理章瀾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CCF CTO Club(深圳)主席李世鵬作《緊抓低空新機遇,創造經濟新形態》主題報告。他提到,近年來,低空飛行器迅速發展,打開了通向低空空域的大門,但如何構建有序高效的低空飛行活動,促進規模化的低空經濟發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他提到,針對這個問題,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研究院)正致力於研發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通過傳感和監測技術將低空空域數字化,研發低空空域操作系統-智能融合低空系統(SILAS),解決傳統低空空域低空飛行器“看不見、呼不到、管不住”的問題。“該系統向上服務於空管部門,爲空域開放和飛行管控提供新的數字化的工具;向下服務於低空經濟運營企業,爲他們的大規模低空飛行活動提供飛行服務和安全保障,充分利用低空空域,發掘低空空域的價值。”他說到。

圖7: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CCF CTO Club(深圳)主席李世鵬

大會主論壇還特別邀請BBCC灣區科技同盟單位代表出席,並開啓“大灣區科技獎”啓動儀式。來自香港電腦教育學會、澳門電腦學會、佛山市計算機學會、河源市計算機學會、茂名市計算機學會、汕頭市計算機學會、肇慶市計算機學會、湛江市計算機學會、珠海市計算機學會、中山市計算機學會共同見證!

圖8:“大灣區科技獎”啓動

“大灣區科技獎”由香港電腦教育學會、澳門電腦學會、東莞市計算機學會、廣州互聯網協會、佛山市計算機學會、惠州市計算機學會、河源市計算機學會、茂名市計算機學會、深圳市計算機學會、汕頭市計算機學會、汕尾市計算機學會、湛江市計算機學會、珠海市計算機學會、肇慶市計算機學會、中山市計算機學會15家單位聯合發起,該獎項的啓動,將爲大灣區凝聚科技創新資源,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展示科技創新成果,同時鼓勵表彰科技人才及企業,推動產學研高質量發展。

“數字新質 · 灣區共創”論壇暨2023大灣區計算機大會由主論壇和分論壇組成,分論壇平行設置六場技術論壇,圍繞國產操作系統、區塊鏈與Web3.0、元宇宙、開源學術評價體系、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研融合、青少年科技教育等開展了多角度、多學科、多領域的深度研討,對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圖9:國產操作系統分論壇

圖10:區塊鏈與Web3.0

圖11:元宇宙技術論壇

圖12:開源學術評價體系

圖13: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研融合

圖14:青少年科技教育

大會還開展了BBCC灣區科技同盟工作研討會、CCF 灣區分部工作研討會、CCF CTO Club(深圳)換屆選舉,共同探討灣區發展。

圖15:灣區科技同盟工作研討會

本次論壇,以“數字新質”爲主題,以“焦點問題、時代責任”爲理念,聚焦新科技、新趨勢、新賽道,旨在助力打造成爲最具影響力的灣區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等交流平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全球科技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在爲期兩天的大會中,各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共議前沿科技趨勢:從前沿科技到未來趨勢,從數智人才培養到青少年科技教育,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到經濟新形態……在趨勢、技術、應用、市場、社交等多維度、多視角研討新賽道,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有效整合灣區科技資源,提升對大灣區計算機領域專業人士的服務,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灣區科技組織。

圖16: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