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親笑着離世」奇美醫安寧緩和醫療撫慰家屬

街頭藝人「予予」(中)接連送別父母,她感謝安寧緩和醫療讓父母不再痛苦、安詳離世,右爲院長林宏榮。(曹婷婷攝)

奇美安寧病房團隊義賣手繪包包,所得將做爲安寧基金。(曹婷婷攝)

奇美安寧病房團隊義賣創作作品,所得將做爲安寧基金。(曹婷婷攝)

街頭藝人「予予」接連送別父母,父親患有糖尿病、長期洗腎,病痛纏身10多年,父親面對不可逆病情,多次抱怨很痛苦,直到進入安寧病房,「我忘不了爸爸感激的眼神,我相信他是笑着離開的」,母親後來也因卵巢癌末期住進安寧病房,在睡夢中離世。

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是「世界安寧日」,奇美醫學中心緩和醫療中心是全臺最大的居家安寧照顧團隊,有11名醫生、14名護理師,14年來服務6488位居家安寧案例。

奇美醫學中心緩和醫療中心主任柯獻欽指出,全球臨終關懷和緩和治療聯盟宣佈今年世界安寧日主題爲「療愈心靈和社區」,奇美醫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在於推廣社區機構安寧,因爲人口老化、少子化與家庭結構的改變,長照機構已經成爲許多老人的第二個家,如何協助住民在機構安養到善終是重要的議題。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強調,「安寧幸福到終老」是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希望能提升患者末期生命品質,並推廣病人自主權預立醫囑諮商,醫護人員也走進長照機構及家庭,爲病人及家屬帶來更好的照護和醫療。醫療副院長郭行道表示,人生走到最後仍能保有尊嚴、和家人在一起,對病患與家屬都很重要,安寧緩和醫療不只照顧身體也照顧心理,希望在最後一哩路,圓滿更多人的人生。

街頭藝人「予予」今天分享雙親接受安寧病房緩和醫療的故事,她多次以「小天使」形容醫護人員,「感謝小天使們讓爸爸最後一段路身心靈,都很舒服…」。她說,父親病痛纏身10幾年,經歷糖尿病雙腳截肢、洗腎、心臟衰竭、胃出血、失智、呼吸衰竭等,她以爲積極救他、不放棄是爲他好,直到有天爸爸問她「活得很痛苦,要怎樣才能不痛離開?」

予予說,她上網找資料,才發現原來電擊跟插管很痛苦,「謝謝爸爸幫我上了寶貴一課」,她和母親也因此都做了預立醫療決定,爲人生最後一段路做主。她說,爸爸離世後,媽媽卵巢癌復發還引發心肌梗塞,「她非常堅定要去安寧病房好好休息」,最後一刻洗完頭、洗完澡、泡腳按摩,入睡離世,「我的爸爸媽媽去更好的地方旅行了,我也沒有遺憾了。」

柯獻欽表示,緩和醫療中心服務對象包含癌症、非癌症、急重症等,不侷限癌末病人,醫院同時也配合衛福部推廣安寧緩和醫療社區照護模式,每月長照機構安寧居家服務人次約200人次,也與5家基層院所合作提供居家安寧療護服務,共同建構以病人爲中心的社區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