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沒治療 恐提高失智風險 醫籲及早檢測

響應317世界睡眠日,哈佛健診舉辦睡眠衛教講座,並提供睡眠呼吸中止症檢測。圖黃昭勳醫師提供

半夜頻頻作夢、醒來,越睡越累,如雷鼾聲也吵得枕邊人不得安眠,當心已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門診專科醫師提醒,睡不好,不只影響日常精神,更會提高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多種疾病風險,若提早發現、治療,可透過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15分鐘完成風險評估後進行後續治療選擇,找回好睡的健康人生。

全臺有近百萬人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s),哈佛健診睡眠特色門診、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黃昭勳解釋,OSAs的主因之一,是在進入深度睡眠時,肌肉因鬆弛塌陷,使得呼吸道閉起來,當中樞神經發現身體正在窒息、缺氧,會強制將人體從深眠拉至淺眠。

黃昭勳指出,「睡睡醒醒」的頻率,若每分鐘超過一次,睡眠品質和精神嚴重受到影響,身體會因缺氧而處於慢性發炎,提高多項如心血管疾病、憂鬱症、阿茲海默(失智症)的疾病風險。

OSAs高風險族羣包括男性、肥胖、喝酒、吸菸、更年期女性,黃昭勳醫師補充,我國OSAs診斷盛行率僅0.49%,主因包括病識感不足以及傳統檢測的可近性低。統計指出,77%打鼾患者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打鼾,23%患者甚至堅信自己不會打鼾,呼籲枕邊人、家人,若發現對方鼾聲如雷,甚至會突然沒聲音「斷氣」,務必儘早帶往就醫。

一名近60歲的高階主管,長期睡覺打鼾、白天慢性頭痛和腦霧,一天得吃多顆高血壓藥物控制,自知應是OSAs找上門,但工作繁忙,加上傳統睡眠檢測的等候時間長,拖着遲遲未處理,近期經轉介接受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確認爲高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立刻媒合夜間配戴陽壓呼吸器,目前血壓控制穩定,白天身體狀況也明顯改善。

收治該名病患的黃昭勳指出,傳統睡眠檢測常要等候3~6個月以上,加上需住院、身上貼線睡一晚,降低不少人檢測意願。隨着醫療科技進步,現有不需過夜、15分鐘完成風險評估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已通過美國FDA和臺灣TFDA覈准,當天便能完成評估、分析與後續治療處置,提高檢測可近性,有助於提高民衆檢測意願,降低後續因OSAs引起的其他疾病,傷害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