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腦症作怪 巴金森病況惡化

「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由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蔡升宗教授及廖家麟醫師主講「醒腦互脊 抗老遠疼痛常見症狀及治療新趨勢」,吸引許多民衆參加。(鄧博仁攝)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蔡升宗教授主講「解鎖大腦迷宮-令人色變的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民衆反應熱烈。(鄧博仁攝)

臉部僵硬,無法正常說話、飲食,走路只能碎步前進,生活幾乎無法自理,甚至出現尿失禁的林先生,因罹患巴金森病已就醫多年,直到被原主治醫師判定已無藥可幫助,太太因不忍病前活潑好動的林先生飽受病苦,便帶着他從北部到花蓮慈濟醫院求治。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蔡升宗指出,經檢查發現讓林先生加重症狀的原因竟是水腦,而不是巴金森病,經以腰腹腔引流手術治療隔天凌晨即可自行下牀解尿,說話及飲食能力也快速進步,出院時,已可踏穩步伐,還可唱歌,最重要的是他的巴金森用藥也減量近半。

蔡升宗表示,臨牀常見的腦神經性退化疾病包含水腦症、巴金森病、失智症腦、腦部小血管病變,其中水腦症經常伴隨步態失調走路不穩、記憶減退,甚至會出現尿失禁等症狀,如及早就醫釐清病症對治,即可恢復正常生活。

蔡升宗說,大腦每天會分泌約500cc的腦脊髓液,於腦室與脊椎內循環,主要功能爲保護神經與排除腦神經代謝廢棄物,若因循環功能退化則會導致水腦,並且壓迫到腦神經,合併記憶力減退,動作遲緩與排尿功能障礙;只要將腦部積水引流出來,病人即可恢復正常生活。

花蓮慈院近幾年引進腰腹腔引流手術,有別於傳統開腦引流脊髓液手術,在腦水循環會經過的腰椎處放置細細的引流軟管,手術傷口小、恢復快;蔡升宗說,腰椎腹腔引流管還設有一個非侵入性的調節壓力裝置,方便醫生在門診時調節腦壓,目前已有超過千位的水腦病人接受腰腹腔引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