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族羣 外資逆勢狠買

外資逆勢狠買股

今年以來外資「狠賣」臺股1兆元,創下同期紀錄。當外資對臺股調節之際,法人表示,觀察的關鍵在於外資仍逆勢佈局四大族羣,如長榮集團、防禦型電信股、金控股及前景展望樂觀的個股,如汽車鏡頭模組廠致伸、電子標籤廠元太等。

外資年初至今提款臺股上兆元,賣超重災區是晶圓雙雄臺積電、聯電,以及IC設計大廠聯發科等科技業者,金額更是2020~2021年兩年的外資賣超臺股的總和,等於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外資累計拋售臺股高達2兆元,規模相當驚人,賣壓來自於主權基金、主動及被動型ETF及大股東爲了避險的借券賣出。

惟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認爲,考量外資採取長線角度佈局,特別值得留意,外資部分資金逆勢轉向買超的個股及產業。

今年以來,外資買超的個股有長榮航、中信金、中華電、華邦電、遠傳、華通、彰銀、亞太電、兆豐金、長榮、致伸、元太、統一實、和碩、漢翔、中興電、東陽等。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外資逆勢買超的個股,分爲四大類,包括長榮集團、防禦型的電信股、高殖利率的金控股及產業前景樂觀的個股,如電子標籤、汽車鏡頭、汽車零組件、軍機等航太市場起飛及新產能開出的受惠股。

外資壓寶長榮航,着眼於後疫情時代旅遊復甦及開放國際旅客來臺的潛在利多。同時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有望突破70元長榮,外資對長榮不離不棄的理由認爲貨櫃運價回檔有限。

目前臺股中產業樂觀,又有上市櫃公司在法說會掛保證的有電動車、電子標籤、汽車零組件等,其中致伸就是電動車鏡頭模組廠,今年營運續揚,7月合併營收73.8億元,是2019年11月來單月新高紀錄。

中興電搭上政府出手支持臺電千億元、預算的十年強化電網韌性計劃,今年以來股價上漲四成,是今年的黑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