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法案》通過! 美參議院外委會「助臺鞏固外交」盼籤FTA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德納(Senator Cory Gardner)先前曾訪臺與蔡英文總統見面。(圖/記者陶本和攝)

記者張靖榕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當地時間週三(25日)通過《臺北法案》;主要提案人共和黨籍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在會中指出,中國不斷威脅臺灣民主自由,爲此美國應該繼續和臺灣站在一起,幫助臺灣鞏固邦交。日前索羅門羣島棄臺投中時,賈德納也曾表示對於索羅門羣島的決定感到失望,並推動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加速審議《臺北法案》。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5日下午展開會議,針對多項法案、決議案進行討論,當中備受關注的便是《2019年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of 2019,簡稱TAIPEI Act),即爲《臺北法案》。該案由賈德納及另外3位參議員於5月時提出。

賈德納在表決前致詞,近來索羅門羣島和吉里巴斯紛紛轉向與中國建交,這樣「強力威脅」臺灣民主的作爲,讓美方必須站出來,否則「今日香港,明日臺灣。」他指出,國會通過許多友臺法案,如2018年3月生效的《臺灣旅行法》,這次的《臺北法案》則是提供美方多一種管道爲臺發聲。

委員會尚未公佈通過的版本內容,根據《中央社》引述先前版本報導,美國務卿須針對行政部門採取哪些作爲強化臺灣外交、加強非官方關係,以180天爲期,每期須向國會委員會提出報告。對於有意改變或降低對臺關係的國家,法案授權國務卿能調整與該國的外交關係,含括從經濟軍事方面援助。法案也規範行政部門指示國際組織中的代表,以發言或投票方式,支持臺灣不以主權國家身分參與國際組織,或取得觀察員身分。

除了美、臺雙方共同對外關係,賈德納也在法案中提出修正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的目標應放在與臺簽訂經濟上互惠、保護美國勞工、有利美國出口商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修正案也通過決議。法案接下來會送至參、衆兩院審議,最後由美國總統簽署生效。

►他奶奶美麗秘訣

►美多位大咖議員挺臺!外委會主席:對臺索斷交失望 敦促審《臺北法案》

►索羅門斷交臺灣 美參議員提《臺北法案》:國會是時候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