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臺股守穩月線 周線連2紅 投信本週連5個交易日買超臺股

三大法人方面,受到外部雜音干擾,僅有投信法人力挺臺股,本週五個交易日,投信日全數站在買方,累計單週買超99.50億元,外資與自營商則站在賣方,外資賣超63.08億元,自營商也賣超臺股52.64億元,三大法人單週合計賣超金額16.22億元。

據統計,投信連買超過10天以上個股包括:鴻準(2354)南電(8046)長榮(2603)光寶科(2301)強茂(2481)臺泥(1101)微星(2377)朋程(8255)奇𬭎(3017)旺宏(2337)中華電(2412)統一(1216)元大金(2885)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大聯大(3702)遠傳(4904)頎邦(6147)世芯-KY(3661)英業達(2356)開發金(2883)廣達(2382)宏碁(2353)永豐金(2890)仁寶(2324)力成(6239)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統一超(2912)華碩(2357)臺灣大(3045)南亞(1303)聯強(2347)遠東新(1402)等。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指出,臺股本週受到俄烏戰爭訊息與美股影響,指數再度出現上沖下洗的大幅波動,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地緣政治風險對股市的影響多屬短線,上半年影響臺股的重點仍在通膨與聯準會動向,而美國升息前震盪拉回走勢難免,亦會牽動臺股投資情緒。

葉獻文說明,儘管即將進入升息循環,恐將強化牽動短期臺股的敏感神經,然而就過去30年共4次美國升息循環的歷史走勢分析,升息前所產生的短期股價震盪,不僅有利於提升臺股評價面,亦將爲長期經濟擴張趨勢創造良好的進場時機。臺股企業基本面即使在基期因素下仍持續看俏,臺股2021年年報將於3月底前全部公佈完畢,不論電子、金融、傳產年度營收成長率改寫近5年最佳,除了年報數據外,未來景氣能見度高的傳產與電子類股,將率先成爲資金聚焦焦點,而金融股則有機會搭着升息利多持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