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臺股造市制度30日上線 140檔優質冷門股入選

金管會宣佈7大金融新制將自6月底起陸續實施,其中活絡股量能的「股票市者制度」將率先於6月30日上線實施,預計將依據標準篩選出140檔上市冷門股,由至少9家券商扮演造市者及交易參與者,提升上述優質冷門股的流動性

證期副局長蔡麗玲表示,優質冷門股的篩選標準條件有3項,包括上市櫃需滿1年,日均成交量週轉率波動率等交易麪條件低於一定幅度,以及最近年度財報虧損、每股盈餘(EPS)逾2元、近1年有配息等發行麪條件。

蔡麗玲透露,按此標準篩選出符合造市條件的優質冷門股,共有60檔上市、80檔上櫃股票,合計共140檔。目前已有9家券商申請,包括8家擔任造市者、1家擔任交易參與者,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簽訂1年合約,績效良好者將提供經手費折減、獎金獎勵

至於其餘6項新制則均在7月1日上路。其中,證券方面除了股票造市者制度外,爲扶持創新產業發展、完善企業籌資管道,金管會請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分別開設「臺灣新板」及「戰略新板」,預計7月20日舉辦聯合典禮正式開板

銀行部分有2大新制,包括虛擬通貨平臺業者須依規定建立防制洗錢機制,以及修法放寬規定、可擴大業務範圍電支機構管理條例財金公司屆時將依法建置「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臺」,預計第四季上線、提供跨機構間互通金流服務

保險方面則有3大措施,包括反映個人傷害險實際經驗的危險發生率上限,由萬分之6.5448調降爲萬分之5.7267,壽險業第6回經驗生命表上路實施,以及小額終老保額上限提高至70萬元、每人可投保件數放寬爲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