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潑酸1死3傷 精神醫:25歲以前都還是「青春期」

臺大命案中張持刀追趕謝姓男同學。(圖/記者陳豐德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臺大校園今(20)日凌晨發生潑酸事,23歲謝男持強酸潑灑3人後再持刀自戕,造成1死3傷慘劇精神醫師楊聰財表示,從加害者預謀傷人加上感情糾紛分析,他的大腦可能還處於「青春期」,此時「情緒大腦很強勢理性大腦很弱勢」,若平常沒有養成良好的情緒控管,容易爲了一點小事,就變成恐怖情人

楊聰財表示,傳統觀念認爲青春期是落在12~18歲,但最新腦科概念卻顯示,現代人的青春期有「提前2年、延後7年」的趨勢,也就是10~25歲的民衆,都有可能處在青春期狀態,容易爲了一些事情產生衝動失控、憤怒、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分手若不合己意,也可能感覺被背叛、利用,出現自傷傷人的舉動。

▲臺大兇殺案現場。(圖/記者李毓康攝)

臺灣小孩在上大學前總是被教導要好好唸書,忽略情感教育,一上大學卻拼命提醒你要修愛情學分,此時驟然掉入一對一的情感互動模式,可能會讓某些還處於青春期的人無所適從。」楊聰財提到,要避免情緒大腦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從參加團體活動、訓練情緒控管與爲情緒找出口着手。

建議家長小學起就要開始情感教育,多參加社團活動、多認識人,從裡面找出志同道合的人,拓展社交圈。情緒控管則是每次在進入一段感情時,都要告訴自己「在一起求幸福、分手也要各自幸福」,多一點祝福與感恩,纔不會拿得起卻放不下。

最後,適當的情緒抒發,也是能避免衝動的重要關鍵,平時可以多到戶外走走、多運動、找親友聊天、睡前寫日記等。他提到,腦科研究顯示,上述動作都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與血清素,增加正向情緒反應,減少衝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