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原民教育成果展開展 大小朋友拾回童心體驗原民文化

臺東首次原住民族教育成果展「原來我們童在一起」26日開展。(蔡旻妤攝)

臺東首次原住民族教育成果展「原來我們童在一起」26日開展。(蔡旻妤攝)

臺東首次原住民族教育成果展「原來我們童在一起」26日開展。(蔡旻妤攝)

臺東首次原住民族教育成果展「原來我們童在一起」26日開展。(蔡旻妤攝)

臺東首次原住民族教育成果展「原來我們童在一起」26日開展。(蔡旻妤攝)

臺東是原住民族教育發展的重點大縣,臺東首次原住民族教育成果展「原來我們童在一起」26日開展,活動爲期5天,有靜態、動態展覽、教育論壇及典範人物講座。其中動態展區以童玩爲主題,融合原民風格,歡迎大小朋友透過童玩認識原民文化。

活動由知本國小及海端國小學生表演揭開序幕,臺東縣副縣長王志輝主持,史前館長王長華、友邦吐瓦魯駐華大使、縣府原民處副處長霓卡、教育處副處長黃玉燕及多位校長與會。

王志輝說,「2022原民首都,原來我們童在一起」活動辦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是首次與改館後的史前館合作,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吸引臺東縣各學校師生興趣,全縣超過3成的學校將本次活動當成戶外教學之旅。

典範人物講座中更是邀請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分享,其中有體操國手吊環王子游朝偉、生命火花的棒球教練謝承勳、金曲歌手王宏恩與昊恩、成功打造族羣媒體的新藍海瑪拉歐斯等。

臺東擁有阿美、卑南、魯凱、布農、排灣、雅美及噶瑪蘭等7大族羣,充分展現多樣的文化內涵。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這是臺東縣首次辦理原住民族教育成果,希望透過系列活動深化大家對原住民族文化的瞭解、尊重與認同,提升自身民族自信心以達到傳統文化傳承與推廣。

教育處指出,半年前就着手進行此次活動籌劃,活動中靜動態展出的作品皆爲原住民族教育推動的成果,包含縣內原住民族實驗小學與族專教師教學成果。以「童玩」爲主題是希望民衆重拾逐漸被遺忘的童年記憶,透過輕鬆玩中能瞭解原住民童玩當中所運用的自然文化特色與科學原理,並瞭解原住民族傳統童玩發展歷史,以及與所處的自然環境的息息相關,而達到全民原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