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科技基金「今年來前十強」 平均績效超越大盤13倍

根據CMoney統計至5日,今年來臺股科技基金前十強平均績效達12.6%,與大盤的0.92%相比,遠遠超越13倍之多。農曆封關期間未有美國重量科技股財報公佈,不確定因素較少,金龍年開紅盤後走勢有望創新高,值得偏好臺股科技基金的投資人留意。

臺股科技基金今年來前十強包括:野村高科技、野村e科技、富蘭克林華美臺股傘型基金之高科技、國泰科技生化、統一奔騰、臺新2000高科技、兆豐臺灣先進通訊、兆豐電子、安聯臺灣科技、新光創新科技基金,平均績效達12.6%,相當強勢。

野村投信分析,從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去年第4季轉爲正成長來看,半導體產業也步上覆蘇軌道。另一方面AI的長多趨勢也未改變,2024年美國三大雲端巨頭投資AI金額預估將達20%以上,臺積電(2330)表示CoWoS產能有望倍增,再加上AI PC等邊緣AI新產品挹注,臺灣相關供應鏈包括:IP / Design Service、高速傳輸、組裝、散熱等,可望持續受惠。

臺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基本面除AI趨勢外,科技各子產業景氣谷底回溫跡象逐漸擴散,包括PC、手機、記憶體;低軌衛星,電動車等供應鏈業績也將逐漸發酵,對臺股提供強力支撐力,因此,雖然臺股在今年已大漲至萬八,但在2024年的景氣優於2023年前提下,對股市持續正向以對,優先看好成長動能相對強勁的科技股,建議利用短線的震盪整理格局分批佈局臺股科技基金。

新光投信基金經理人陳鬱翔也表示,上半年電子產業中,AI相關供應鏈仍持續看好,主要看好原因來自臺積電法說會,點出2024年成長最大來自AI,另外,美超微2023年第4季財報,不僅優於市場預期,且成長主軸主要來自AI、液冷散熱商機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