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爆發危機 恐重創全球經濟

近期美國官員針對臺海議題談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6日提出不放棄對臺動武,引發美國高層官員的擔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7日表示,中國決心在更短時間內實現兩岸統一,不惜採取脅迫甚至武力手段。布林肯示警,臺灣在晶片產業具重要性,若臺海爆發危機,恐將衝擊全球經濟。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6日在中共「二十大」開幕式的政治報告中表示,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外媒報導,對於中國最新表態,布林肯與前美國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17日出席史丹福大學的座談會時,談及臺海表示,中國近年改變對臺方針,「若和平手段行不通,那就脅迫,若脅迫無果,那就以武力來實現其目標」,破壞臺海現狀。

布林肯指出,臺海做爲國際海運要塞,牽動全球經濟,且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具高度重要性,若臺灣因面臨危機而中斷晶片生產,將衝擊全球經濟。他強調,確保和平解決兩岸分歧,對美國和全球各國都至關重要,並呼籲中國重回重視和平解決兩岸分歧的立場,勿藉由武力推進目標。

布林肯表示,美國堅決履行對臺灣和「臺灣關係法」的承諾,支持臺灣自我防衛,同時完全恪守「一箇中國」政策,若情況出現變化,未來將面對極具挑戰的環境,前景堪憂。

布林肯說:「在習近平的領導下,近年來出現一個非常不同的中國:在國內更加具有壓制性,在國外更加咄咄逼人。這對我們自己的利益,以及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構成了挑戰。」

白宮於12日公佈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內容指出,美國維持支持臺灣自我防衛的承諾,抵禦任何危及臺灣的武力或高壓行動,重申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且不支持臺灣獨立。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大地緣政治挑戰,如今已進入「決定性的十年」,須兼顧大國之間塑造未來國際秩序而展開的競爭,以及氣候、通膨和公衛等多樣跨國議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