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代理孕母現身曝心境 生子後兩家仍會聯繫關心

臺籍代理孕母Lily今天現身《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王家瑜攝)

國民健康署今天舉辦《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第二場,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和代理孕母Lily一同現身。Lily是臺灣人,婚後移居美國,目前育有2名子女,半年前幫助一對大陸夫妻產下孩子,她說,自己當初在網路社羣看到相關需求,且居住的地區可以合法代孕,「何樂而不爲?」她強調在代孕前已做好心理建設,自己是房東提供子宮給寶寶長大,看到委託夫妻成爲父母,自己也充滿喜樂。

陳菁徽指出,許多反代孕者說,代理孕母是沒有知識、被工具化、被欺騙,或是低收入只是爲了轉錢,可是和Lily實際上的生活和人生經歷是完全不同。回顧近20、30年國際文獻,這些代孕者大部分是大學學歷以上、結婚有小孩,也絕非貧窮。

Lily說,當初在社團得知有人有代孕需求,自己有2次生產經驗,有能力幫他們圓夢,何樂而不爲?委託夫妻嘗試6、7年無法自然懷孕,透過仲介機構找到自己,目前生下孩子約半年,她和委託夫妻不在同一個國家,但過年過節都會互相關心。

Lily和先生在代孕前後,都有接受心理諮商,委託的夫妻也需要經過評估,纔可以開始代孕流程。有些人認爲代理孕母會捨不得自己懷胎生下的孩子,但Lily說,自己有做好心理準備「我是房東提供寶寶長大」,孩子確實不是自己的血肉,但小孩是可愛的生命,對於他們是有愛的,而看着委託夫妻成爲父母,自己是喜樂的。

各界對於《人工生殖法》修法方向看法分歧,其中以代理孕母爭議較大,難以凝聚共識。陳菁徽認爲,自己是立委也是婦產科醫師,代理孕母議題延宕了20、30年,未嘗不是臺灣的收穫,因爲從許多國家看到文獻數據,提供我們修法方向。時任衛生署長陳建仁、時任立法委員賴清德登曾推出代理孕母相關草案,希望國健署要有態度,未來以開放、專業的態度繼續討論。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表示,自己傾向將代理孕母和現階段修法脫鉤處理。因爲代孕涉及層面更廣,權益和倫理上的界定,和現行《人工生殖法》醫療技術的性質有一些不同,是否可以專法處理,先行開放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