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號事故將滿週年 花蓮深夜演練

花蓮縣消防局在事故過後近1年期間,首次在29日深夜模擬演練列車出軌(見圖),大量傷亡救援狀況,藉此提升未來應變能力。(鐵警花蓮分局提供)

去年4月2日臺鐵408車次太魯閣號行經花蓮和仁段大清水隧道,撞上滑落鐵軌的工程車,導致列車出軌,釀49死、200多傷,是臺鐵局近10年最嚴重的鐵路事故。花蓮縣消防局在事故過後近1年期間,首次在29日深夜模擬演練列車出軌,大量傷亡救援狀況,藉此提升未來應變能力。

消防局29日深夜11時30分臺鐵花東線無列車行駛時段,與縣府各局處、鐵路局、鐵路警察局花蓮分局等多單位約500人,在林榮新光車站、溪口隧道執行無腳本的陸上(鐵路)交通事故災害應變演習,直至隔天凌晨1時30分才落幕。

模擬演練內容爲當晚發生芮氏規模7.5強烈地震,造成1列行經溪口隧道的南下自強號列車第1至3節車廂出軌、傾斜,且列車上搭載乘客人數未知、傷亡狀況不明,初步預估輕重傷人數達20人以上。

消防局爲讓災害現場更加逼真,除動用數具重達80公斤的假人、沙包及行李揹包,供民政處與警方進行遺體殯葬及辨識、遺失物招領等,也和慈濟大學護理系學生合作,幫民衆畫上特效妝,化身受重傷患者在現場大聲呼喊求援,甚至還有人扮演受驚嚇以致肚子產生劇烈疼痛的孕婦,替演練現場添增不少緊張氛圍。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東鐵路長達近230公里,花蓮境內就有8座隧道,其中包含溪口及光復2座河底隧道,必須更加提升救援量能,因此藉由無腳本事故演練,讓各單位熟悉彼此應變機制,建立救援合作默契,當災害發生時能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