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涵蓋農業 農委會:這類產品銷美是重要任務

農委會表示,若在防檢疫障礙上能夠消除,對我雙方農產貿易會有進一步幫助,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將我加工豬肉品如肉鬆、香腸等銷往美國。(本報系資料照)

臺美雙方昨日啓動「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雙方將建立貿易談判架構,其中談判項目包含農業。農委會表示,若在防檢疫障礙上能夠消除,對我雙方農產貿易會有進一步幫助,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將我加工豬肉品如肉鬆、香腸等銷往美國。

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琪(Sarah Bianchi)與我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昨日舉行視訊會談,雙方發起「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分別在貿易便捷、法規制定、農業、反貪污、中小企業、數位貿易、勞工、環保、標準、國營企業,非市場經濟等11項目下談判,雙方也同意首次會議將在6月底於美國華府舉行。

農委會國際處長林家榮表示,防檢疫障礙若能消除,對我雙方農產貿易會有進一步幫助,因爲之前臺灣有口蹄疫和傳統豬瘟,在2020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宣佈臺灣爲「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後,就很積極和美方協商出口臺灣豬肉,我們已經遞件,美方也正在審查。

林家榮說,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把加工豬肉製品賣到美國,例如肉鬆、香腸、培根等,希望在「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架構下,加速美方審查。

至於糧食方面有無合作規劃,林家榮說表示,在上次的TIFA就已經提出臺美糧食安全合作機制,主要因爲氣候變遷、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影響國際糧食供給,尤其臺灣大宗穀物都是仰賴進口,而美國是大宗穀物生產與出口國,希望雙方透過建立糧食安全合作機制,達到與美國及其他國家產銷訊息上的交流。

林家榮強調,11項目雖然包含農業,但農業議題非常多,究竟要談些什麼還需要雙方坐下來交換意見,對我有何助益也纔會有更多瞭解與分析,行政院經貿辦公室也會再和農委會說明,該協議的細節、以及是否涵蓋糧食安全等,還需進一步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