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男赴菲律賓旅遊染霍亂 曾食當地海鮮、冰品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今年首例境外移入霍亂,個案曾經赴菲律賓旅遊。(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去菲律賓旅遊,吃一定要注意!疾病管制署7日公佈國內今年首起境外移入霍亂,個案是一名北部40歲男性,曾經前菲律賓旅遊並在當地食用海鮮冰品,後續出現腹痛水瀉症狀就醫確診。疾管署提醒,菲律賓薄荷島與呂宋島分別在今年上半年與下半年發生霍亂疫情,前往當地飲食要避免生食、注意衛生。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個案在10月下旬和另8名同事友人前往菲律賓巴拉望旅遊5天,返臺當天上午出現腹痛、腹瀉症狀自行服藥,晚間入境時沒有發燒或其他不適症狀,但就在隔天又出現水瀉、嘔吐症狀就醫,因爲症狀持續,返臺後第四天收治住院檢驗卻診感染霍亂弧菌,仍住院治療

衛生單位調查,個案出國期間曾食用海鮮、熟螃蟹,及飲用椰子水、冰品。目前個案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其他8名團員中有2人出現疑似症狀必須採檢,另外還有1名團員雖然沒有出現症狀,但是和個案接觸較爲密切,也會安排採檢,釐清是否爲羣聚感染事件

疾管署統計,我國今年總計兩例霍亂,一例本土,一例境外,爲近5年同期最低;2012至2016年境外移入病例1例,爲2015年發病,感染國家越南

疾管署表示,菲律賓中部維薩亞斯羣島之薄荷島(Bohol)東南部及宿霧省卡內薩島今年2月底曾發生霍亂疫情,至少有100人確診感染;另該國呂宋島東南部阿爾拜省奧阿斯鄰近海灘區域今年9月初也曾發生疫情,累計約100人感染,1人死亡。

霍亂透過食用受污染食物或水傳播,對於胃酸不足或胃部切除過的人或免疫機能較差者比較容易致病;若前往霍亂流行地區,應飲用煮沸的水,或包裝完整且經過消毒飲品;避免飲用加入冰塊的飲品,及勿食用生魚片生菜、生蠔或未煮熟的貝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