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麻豆首次試種「心型文旦」外型吸睛更藏巧思

臺南麻豆今年試種「心型文旦」,外觀還可烙印出「MADOU」(麻豆)的字樣。(張毓翎攝)

另一邊則烙印出麻豆區農會「柚兒」吉祥物的圖案。(張毓翎攝)

臺南麻豆有名的老欉文旦,果實小而結實,肉質細密多汁,十分熱銷,然而大果部分較不受市場青睞,常讓農民傷腦筋,爲此麻豆區農會今年訂製3000多個心形模具,並分配給29個產銷班試用,把大果變成有趣、時尚的「心型文旦」,採收期將至,農友說,心型文旦難種植,但成功的果,外型非常吸睛。

臺南文旦產區分佈在麻豆、下營、大內等地,其中麻豆更是全市最大產區,種植面積逾800公頃,麻豆市區道路旁的柚園,近期可見結實累累的文旦已高掛在枝頭,麻豆區農會預估今年與正常年產量相對持平,果形相當不錯,下週末將開始進入採收期。

「白露」節氣一般作爲文旦採收指標,而麻豆位處偏南,文旦採收時間比別的地方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麻豆區農會訂製3000多個心形模具,讓農友運用模具,將文旦塑形成愛心形狀,且模具因能烙印出「MADOU」(麻豆)、「柚兒」吉祥物的圖案字樣,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雖未正式發表,但已吸引不少消費者詢問。

農友說,欲將文旦形狀變成心型,在它的幼果期,約比雞蛋大一些時,就要套上訂製模具,其心型的雛形會慢慢出來。今年首次嘗試把文旦壓模成心型,種植過程比照顧一般文旦困難,打開模具時更要小心翼翼,就怕一不小心傷了它的形狀外觀。

麻豆區農會提到,大果文旦的市場行情不如小果,政府得經常透過收購作業,避免過多大果流入市面,希望推廣種植創意的心型文旦,除爲麻豆文旦另闢行銷新路,也期盼達到去化大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