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中研院南部院區 研究大樓Ⅱ上樑

蔡英文總統(中)在中研院長廖俊智(左)、副院長周美吟(右)等人陪同下,參加中研院南部院區第二期工程「研究大樓(Ⅱ)及綜合大樓」上樑祈福儀式。(洪榮志攝)

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第二期工程「研究大樓(Ⅱ)及綜合大樓」15日舉行上樑祈福儀式,蔡英文總統專程南下見證,並指南部院區不僅將成爲人文社會學界的田野基地,也會發展前瞻量子科學研究,協助政府打造「量子國家隊」,併成爲去碳能源研究的重要據點,替國家永續發展打下重要基礎。

人文社會學界新基地

據瞭解,2019年11月25日中研院南部院區首棟大樓上樑時,蔡英文也曾南下見證,顯示對南部院區的建設十分重視。她表示,南部院區第二棟研究大樓及綜合大樓預計今年底完工,另1棟量子科技實驗大樓的興建計劃也在推動中,預期2026年完成,未來中研院的人文社會團隊、量子科學團隊、環境變遷研究中心都會跟着進駐。

蔡英文表示,中研院是國家最高研究機構,也被賦予更高的期待和責任,希望隨着南部院區的發展,結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和南部科學園區的能量,爲南臺灣產業創新及轉型注入更多活力與動能。

成立海洋能專題中心

中研院長廖俊智則強調,中研院在量子科技深耕數十年,研究範圍涵蓋超導量子元件、量子光電、量子密碼等領域,並已成立量子電腦及量子光電專題中心,不僅將扮演量子國家隊的樞紐,還將連結國內學術的研究能量,以及臺灣在半導體與通訊產業的經驗,建構臺灣第1臺自制的超導量子電腦。

廖俊智還說,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危機,「海洋能」被視爲重要的零碳能源選項,南部院區也將成立國內首座「海洋能專題中心」,調查臺灣東南沿海黑潮主軸洋流發電潛能,預計將於未來5年建置完成臺灣周邊海域高解析度資料同化模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