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前三季EPS 3.24元再創新高 今年產能正式突破億噸大關

臺泥董事長安平(中間站立者)。(圖/臺泥提供)

記者李瑞瑾臺北報導

臺泥今(18)日舉行法說會,2019年前三季合併營收新臺幣876億元,歸屬於公司業主稅後淨利177億元、成長11%,EPS3.24元、再創新高。展望未來,臺泥表示將繼續朝向國際化、多角化智能化發展

臺泥表示,2019年國際經濟局面持續變動,中美貿易戰發展、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國際油價起伏以及英國延遲脫歐,都讓市場充滿變數,未來趨勢難以預期因應中美貿易戰,大陸政府加強公共工程及交通運輸等基礎建設項目,以減緩貿易戰可能衝擊,而這些政策都使水泥業持續穩定。

在臺泥產能擴增部分,臺泥總經理李鍾培表示,目前在世界水泥產能排行中,臺泥以7400萬噸位居11位,但實際上加上土耳其以及葡萄牙廠的產能,已在今年正式突破億噸。

▲ 臺泥總經理李鍾培。(圖/記者李瑞瑾攝)

李鍾培指出,相較前三年的第一季到第三季營收大致持平,今年前三季營收及毛利率終於有所成長,其中,臺灣的營收來到159.16億元;毛利率9.7%,也比去年同期9.43%增加。在大陸水泥部分,前三季產量約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因原料成本增加,噸毛利、營業淨利與毛利率都下降,毛利率從去年同期37.2%降爲35.6%。

另一方面,因應氣候變遷與各國環保政策持續加強,臺泥積極發展環保事業,2019年取得固危廢處理執照以及水泥窯協同項目,處理固危廢不僅使製程更環保、減低原料使用及燃料成本、降低碳排放,更能幫助社會處理生活垃圾工業排放廢棄物

臺泥亦持續投入綠色環境工程,目前已減碳23萬噸及礦山生態覆育,種植超過10.2萬棵樹木。2019年位於花蓮和平水泥專用之和平港,獲得歐盟生態港認證,未來擬增加水中生物棲地豐富港池生態,以及設置攝影系統即時分享保育成果,並計劃於2020年進行環境教育場所認證。另外,明年1月5日蘇花改通車時,臺泥也將開放第一階段場域「臺泥DAKA」,提供過路旅人休憩空間,有向地方招募的特色生態市集,也將融合臺泥循環經濟發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