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女拿護照參觀聯合國遭拒 環球時報:這就是現實

臺灣護照。(圖/東森新聞)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一位蔡姓女子中華民國護照前往聯合國歐洲總部參觀被拒,感嘆「中國國際上加速緊縮了臺灣的生存空間」。對此,北京環球時報》19日發表評論稱,由於「一箇中國」概念的深入,中華民國頒發的證件會在一些時候吃閉門羹,這就是現實

《環球時報》是大陸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旗下報紙,經常帶有鮮明民族主義色彩。這篇名爲「聯合國不認臺灣『護照』,這就是現實」的評論一開頭先指出,聯合國組織只承認成員國的護照,而臺灣不是聯合國成員,護照被聯合國工作人員拒認,從嚴格意義上說挺正常的。「臺灣民衆應當有這方面的思想準備,不應該因其所持『護照』在某些場合『不管用』而生氣。」

評論認爲,聯合國組織在只承認一箇中國和方便臺灣普通民衆之間做了兼顧,比如要求臺灣參觀者同時出示帶有照片的駕照等。「然而可以想見,由於『一箇中國』概念的深入,臺灣『護照』以及『中華民國』頒發的其他證件還是會在一些時候吃閉門羹。」

「但這就是現實。」評論說,臺灣在國際上不被承認,正經國家與它都沒有外交關係。臺灣參加國際賽事,既不能打「臺灣」的牌子,也不能打「中華民國」的牌子,而通常只能使用「中華臺北」的名義。臺灣駐世界各國的辦事機構不能稱爲使館領館,只能叫「代表處」等。「走到國際上,臺灣是不是國家一目瞭然。」

評論強調,隨着大陸日漸強大,用不着大陸示意,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會更自覺地遵守「一箇中國」原則。評論還表示,過去大陸孱弱,臺灣有錢也有影響國際法有時對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樣的時代也已結束,臺灣要想保持自己奇怪的政治地位,付出相應的代價在所難免。有關的不愉快今後大概還會不時出現,說不定會越來越多。它們的確不是大陸刻意安排,而是兩岸問題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自然反映。」

評論最後指出,蔡女沒能進入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參觀,本來挺值得同情的,但她所表現出對臺灣作爲「國家」的支持,讓人想到,她以後說不定還會碰更多的釘子,因爲外界會體諒臺灣民衆個體遭遇,但沒人會吃「臺獨勢力部分臺灣民衆灌輸的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