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深化兩岸觸角 力保收益動能

除了既有耕耘的可分解、回收等綠色產品之外,臺塑高效能PP熔噴濾材、雙離子抗沾黏複合膠粒,南亞減白過濾血袋及熱塑性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及臺化的特殊級PP(用於汽車材料)及高值化PS/ABS(家電、3C、汽車材料用),以及南亞電路板的高階IC載板等產品,都持續加速推展。

此外,呼應碳中和趨勢,臺塑企業持續規劃建置再生能源及儲能設備、購買綠電憑證及碳權,目前已建置4.2MW,每年約可減排2,682噸CO2,未來將加碼建置184.3MW太陽光電設施,每年約可發電232,053千度,減少19萬噸CO2。

至於臺塑企業斥資54億元,在麥寮園區着手興建日產10萬噸的海水淡化廠,預定今年底完工運轉。

臺塑企業表示,全球能源轉型佈局趨勢,大陸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異軍突起,躍居外銷「新三樣」。

爲此,新能源事業、車用、5G及AI智慧化世代之需求趨勢商機,成爲部署焦點,包括寧波廠石化原料產能擴建,開發高值化應用;南亞惠州廠的電子材料等擴建工程,以鞏固全球電子材料的市場龍頭地位。

其中,南亞在小晶片封裝與異質晶片整合等先進技術發展下,高階IC載板需求持續成長,樹林廠一期與崑山廠二期的ABF載板新產能已經陸續貢獻營收,而樹林廠二期預計於2024年第一季量產。

臺化面對大陸新增產能,將持續增加差別化銷售比例與分散市場,各項產品差別化目標占比分別爲PS 50%、ABS 42.3%、PP 55%、PC 35%,並努力降低大陸市場的銷售比例;寧波新增ABS新產能25萬噸,持續鞏固大陸市佔,並積極往RCEP免關稅國家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