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糖瘦肉精打臉農業部

(圖/臺糖提供)

農曆春節前,臺糖豬肉竟然驗出瘦肉精「西布特羅」,引發食安風暴。讓人憂心的是,政府至今還無法釐清瘦肉精的來源。

臺中市衛生局日前抽驗年節肉品,抽驗出國產臺糖「安心豚梅花冷凍肉片」含有瘦肉精「西布特羅」,我國對豬肉要求乙型受體素零檢出,且已經多年未驗出。臺中市衛生局擁有TAF及TFDA雙認證實驗室,爲求慎重還以2種檢驗方式共化驗6次,皆爲0.002ppm,顯示準確性極高。

特別的是,臺糖不但是國營事業,還是全臺最大養豬企業。據臺糖2023年財報顯示,該公司2022年肉豬銷售量高達22萬頭。而且這次出問題的安心豚豬肉有CAS認證,還有產品履歷規格,更宣稱有「三道獸醫師藥物殘留品管檢驗(飼料、豬隻、屠肉)」等,如果連國營事業這麼嚴格的審查標準產品都還出問題,就代表我國食品安全檢驗隱藏很大的漏洞。

事發後,臺糖將問題推給屠宰廠,認爲是分切時「交叉感染」;屠宰廠則認爲是臺糖本身的飼料、藥品或添加劑出問題。主管機關農業部還好意思邀功,稱近5年來已檢驗了近6000件檢體,並表示將嚴懲違法業者;要不是地方衛生單位積極抽檢,不知還有多少瘦肉精產品流竄在市面上。離譜的是,至今還找不到問題元兇,恐將大幅減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尤有甚者,該事件更可能粉碎我豬肉出口計劃。臺灣在1997年爆發口蹄疫前,曾是全球第2大豬肉出口國,年出口金額逾450億元,爲日本最大豬肉進口國。經過21年的努力,在2018年口蹄疫終於拔針,預計2025年非洲豬瘟也可拔針,有望重振「豬肉王國」的雄風。惟在關鍵時刻卻驗出劇毒的瘦肉精,勢必將阻礙我國豬肉出口。

從此事件看來,農業部的肉品檢驗應該存在許多漏洞,政府應儘速查出瘦肉精的來源,並徹底進行改善。最諷刺的是,農業部的網站首頁還在宣傳「我們做到了! 守護臺灣豬」,宣揚「亞洲唯一」,成功防堵3大豬病,包含口蹄疫、非洲豬瘟及傳統豬瘟,使得臺灣豬能夠重返國際市場;並強調政府編列百億養豬基金讓養豬產業轉型升級。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除了防疫有成之外,政府主動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而且讓日本福島核食解禁,我國已口蹄疫拔針,卻不敢對等要求美、日兩國恢復臺豬進口,目前只有極少量銷往菲律賓等小市場,1年出口不到100公噸,完全無法與過去銷日1年近27萬噸相比擬;政府編列了大筆預算,結果沒看到養豬產業升級,卻還爆發食安危機,這樣荒唐的成績,還好意思吹噓成功「守護臺灣豬」?(作者爲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