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慘了」? 他曝3恐怖真相:衝擊臺積電...全球斬斷

疫情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第一的位置可能不保,上圖爲臺北101大樓。(圖/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曾羿翔綜合報導臺灣中南部地區近期遇到旱災問題媒體韋安就指出,臺積電的生產如遇到乾旱問題,將會造成全球晶片生產的斷鏈情形政府再不積極應對,老天如果不幫忙下雨,疫情後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第一的位置可能不保,「乾旱比起共機擾臺,纔是更嚴重的國安國際經濟危機」。

資深媒體人韋安12日的文章以「再不下雨,今年真的慘了?」爲開頭,接着指出,當日月潭因爲乾旱,成了大草原大家還以爲是什麼「美麗風景線」時,連《紐時》都關注到臺灣缺水會帶來的潛在危機,可能會影響到全球性的科技產業和經濟,如果再不下雨,今年可能會很慘。

韋安還在文中列出可能會很慘的3大原因:1.全球90%的高級晶片,由臺積電生產,如果持續乾旱,影響到該公司的生產,將會造成全球性高級晶片生產「斷鏈」。

2.之前是因爲疫情因素電子科技產品需求面增加,而導致的低端晶片短缺,未來有可能因爲缺水,生產面出問題,而引起全球高端晶片大缺貨,影響更巨。

3.保民生或保製造業用水將會兩難,政府如果再不積極應對,萬一老天不幫忙下雨,疫情後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第一的位置可能不保。

文末,韋安表示,乾旱比共機擾臺,纔是更嚴重的國安和國際(經濟)危機。藍綠趕快團結,一起想辦法來應對。

▼ 臺積電。(圖/記者施怡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