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失落的主因 綠委直指主計處官員

臺灣低薪問題持續存在。(圖/記者黃克翔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低薪問題持續存在,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蔡鴻坤19日指出,其根本問題在於高薪製造產業外移。對此,綠委餘宛如則批評,官員的想法還停留在倚賴傳統制造業思維的年代,並認爲新金融科技產業新創產業的時候有龐大的無力感,最大的阻力政府自己內部。

造成臺灣普遍低薪的現象,蔡鴻坤19日表示,其根本的問題,可能就是因爲高薪的製造業產能外移了,平均薪資較低的服務業留在臺灣,而拖累的整體薪資表現,並指出臺灣過去經濟成長率均高於全球均值,但2011年後,臺灣經濟質變,成長率已低於全球平均,主因是臺灣的出口主力製造業外移,等於把經濟成長送往他國,薪資也被迫降低到16年前水平

對此,餘宛如表示,都2017年了,官員還停留在倚賴傳統制造業思維的年代,如果他的邏輯是通的,那英國美國那麼發達的金融服務業肯定讓國家競爭力掃地,但偏偏事實相反,服務業不只是英美的經濟成長火車頭全世界經濟也都要靠英美的金融市場才能運作

餘宛如表示,現在的新制造業也自動化、大數據化,甚至AI化了,因此質疑,光靠發展製造業,能提升那麼多人力需求、能改善青年貧窮嗎?

「以功能來說,主計總處可以說是一個幕僚單位,他們提供資訊資料給我們的主管單位做政策參考」,餘宛如說,如果說我們的幕僚官員還停留在傳統制造業的思維模式,認爲這可以解決就業與低薪的問題,那難怪我們在推動發展新金融科技產業、新創產業的時候會有那麼多無力感,原來最大的阻力在政府自己內部。

最後,餘宛如強調,要發展新金融科技產業與新創產業需要新思維,若舊的思維模式不改,就是現在臺灣經濟失落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