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藍鵲正值繁殖季攻擊性強! 樹下行人被「突襲巴頭」見血

臺灣藍鵲正值繁殖季,爲了保護雛鳥攻擊性變強。(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闕雁琳綜合報導

臺灣藍鵲每年4月至8月正屬繁殖季節,因繁殖護雛本能,具有攻擊或驚嚇領域生物,以驅離可能危害雛鳥的敵人臺北市動保處頻繁接獲市民遭臺灣藍鵲攻擊的事件,有民衆只是經過樹下,突然遭到藍鵲「飛撲巴頭」,導致頭皮見血。►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

▲有民衆在樹下遭到臺灣藍鵲攻擊,頭皮受傷。(圖/民衆提供)

臺北市動保處表示,近年來臺北市環境綠化有成,臺灣藍鵲在市區有充足的生活空間及食物來源,因此民衆遇到臺灣藍鵲育雛情形也增加,民衆與臺灣藍鵲生活環境重疊情形增加,尤其每年4到8月間樹木茂密的冠層處適合築巢,藍鵲寶寶3至4週會羽翼逐漸豐滿後跟隨成鳥離巢,期間成鳥將出現護雛本能,從3年前每年10件通報案,近2年增加2倍,每年有20餘件民衆表示被臺灣藍鵲空襲情形。►ETtoday寵物雲有IG了,來追蹤我吧!

▲動保處在樹下張貼告示,避免民衆太靠近而受傷。(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一位民衆表示,上週他到新北市新店區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遊玩,疑似是太靠近雛鳥孵化的樹下,突然被臺灣藍鵲從遠處飛撲攻擊,導致頭皮被抓傷。動保處在接獲通報案件時,皆會前往通報地點之巢區領域張貼告示牌,提醒行人留意,及建議做好撐傘或戴帽等防護措施居民如困擾情形嚴重時,可在臺灣藍鵲離巢後,請社區裡鄰校園等單位修剪樹木,減少臺灣藍鵲築巢機會。

動保處強調,臺灣藍鵲爲保育動物,基於保育目的繁殖期間不宜進行捕捉,或其他干擾行爲,民衆亦不得騷擾捕捉、強制移除、或妨礙臺灣藍鵲的生活,如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將依第41條規定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0萬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建議市民如發現幼鳥落巢,請勿撿回家飼養,可先觀察親鳥能否帶回巢內,如無親鳥帶回或無法放回巢穴時可通報1999市民熱線,或動物救援專線87913064或87913065尋求協助。

►寵物雲商城上線啦~滿2000送200全館免運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

【你可能也想看】

貨車停車場14天長出「軟萌3毛怪」 駕駛暈:別用那種眼神看我!

金毛汪坐浴室乖等...落寞背影吸引媽注意 背後原因網驚:怎麼可能!

►鄰居貓一直喵喵叫! 飼主無奈抱來敲門:牠想到你們家玩

失控汪陪婚紗照新娘成品傻眼 「根本全程都牠的巨根秀」

►還沒玩夠!邊境癱軟「一路被拖回家」 鄰居嬤看不下去幫忙

更多精彩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