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權王-兆豐證券 搶搭法說行情 權證佈局好時機

臺灣權王大賽戰報

灰犀牛環繞全球股市,從大陸加強監管、恆大事件到「能耗雙控」帶來的限電問題,以及美國債務上限、聯準會(Fed)縮減購債倒數,臺股遭受波及,短線震盪加劇,缺乏主流出面帶領下,個股擡頭,資金尤其緊盯10月指標股法說。

由於美國政府面臨債務違約及關門威脅,引發市場大舉拋債,公債殖利率急速飆升,造成科技股估值評價修正,電子股哀鴻遍野,資金轉向抗通膨題材,同時大盤9月以來累計成交值僅有6兆元左右,創下今年單月次低,僅高於2月的4.51兆元,買盤觀望氣氛濃厚。

第三季以來資金撤離,以及灰犀牛事件頻傳下,臺股呈現高檔修正、來回震盪,蘋果新機等題材也未能挽救困局。

進入10月後,雖有美國債務問題與高通膨等隱患,但臺灣外銷訂單維持高檔,上市櫃9月營收、第三季獲利樂觀,接棒登場的法說行情仍能偏多看待。

尤其作爲下半年風向球的產業指標股臺積電與大立光預計在10月14日及7日召開法說會,公司對產業景氣看法顯得格外重要。

此外,第三季財報過後,將邁入年底財報空窗期,美國減債力度及可能升息的預期心理下,或難有族羣性或連貫性的漲勢,但在法說、作夢、作帳行情下,基本面與產業發展前景佳的個股,仍將具備上攻機會。

投資人若能善用權證,把握股價在法說會前後較大幅度的波動,將能有效放大獲利。

法人在法說會前後常會根據公司營運狀況進行加減碼,標的股價漲跌幅加大,獲利機會比平時增加。以權王臺積電近兩年法說會觀察,相比平日1%左右的漲跌幅,法說會前十日平均上漲6.5%、法說會後平均下跌2.95%,且臺積電的歷史隱含波動率較低,權證價格相對便宜,若公司法說釋出訊息偏空,投資人也能運用認售權證進行佈局,多空皆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