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後的礦工」上街頭 盼政府給予礦工補償

七、八旬老礦工1日戴上安全帽走上街頭,在立法院羣賢樓外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積極照顧退休礦工的晚年生活。(姚志平攝)

新北市礦業退休人員交流協會理事長周朝南在5月1日勞動節,今天率領上百名退休礦工來立法院前抗議,提及礦工職災率、職業比率甚高,應給予退休礦工補償

出席記者會的90歲礦工簡鬆如(中)。(姚志平攝)

臺灣「最後的礦工」,今天拖着年邁、長期在礦坑工作所留下的職業災害與職業病身軀,重新戴上黃色安全帽,至走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對臺灣社會與政府喊出他們的心聲,呼籲國家與政府積極出面,以具體的政策協助、照顧這一羣逐漸凋零、全臺人數僅剩不到2萬人退休老礦工的老年生活。

臺灣「最後的礦工」,今天託着年邁、長期在礦坑內工作所留下的職業災害與職業病身軀,重新戴上黃色安全帽求要保障。(林良齊攝)

臺灣勞動歷史文化學會秘書長陳柏謙指出,據勞保局統計指出,1956年至1971年連續16年每年礦工職災死亡人數逾100人;1961至1985年間,累積逾65萬件職災,約1萬4500件請領殘廢給付,要求政府應給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