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上百大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 警開班授課堤防

臺中市多所大學近來發生百起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案,中山醫學大學教官邀請臺中市警三分局勤工派出所警員,透過分析犯罪手法,舉出震撼實例,建立學生對詐騙的警覺心。(警方提供/王煌忠臺中傳真)

近來臺中多所大學發生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不法集團以投資手機、電腦等3C產品,簽約立刻拿5千佣金爲由,鼓吹學生簽下5萬至10萬元不等的無卡分期契約,不但產品沒拿到,還被融資公司催繳款項,受害學生超過百人,對此,中山醫大教官邀請臺中市警三分局,透過分析犯嫌手法,讓近在呎尺的震撼實例,建立學生對詐騙的警覺心。

爲了保障權益並與國際接軌,今年《民法》將成年年齡下修到18歲,讓主觀意識與身心發展更爲成熟的青少年擠身成年人的行列,成爲法定完全行爲能力人,許多大學生就可以從事諸如開戶、貸款、結婚或租屋等有效的法律行爲,卻可能因涉世未深,成爲詐騙集團鎖定的目標。

中山醫學大學教官上週在國防通識課程中,特別邀請臺中市警三分局勤工派出所警員,以近日臺中上百名大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爲例,在課程中化身分析師,讓同學們瞭解所謂的「無卡分期」,是一種無需信用卡、抵押品的分期付款方式。

警方分析,學生是沒有穩定收入能申請信用卡的族羣,若想購買較昂貴物,會選擇無卡分期方式,先獲心愛物品,再慢慢償還,而不小心掉入高利率、解約與退貨需付違約金,甚至遇上不肖業者,更可能因未看清楚合約規定,不小心就落入詐騙陷阱。

警方表示,除了無卡分期外,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中,交友詐騙也是學生很容易遇到的詐騙類型,應謹記交友詐騙三步驟,一、利用帥哥美女大頭照,二、透漏有兼職援交,要求協助交付保證金或付款,三、被害人若不從則以黑道成員爲由恐嚇交付更多財物,若遇上要求購買禮品卡、遊戲點數,十之八九都是詐騙伎倆,請多方求證,或即時尋求警方協助,以維自身及財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