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強新劇開播了,僅僅2集,全國收視前3,央視這回又淘到寶了

看不過來了,看不過來了。

最近的國產影視劇市場算是炸了鍋了,各種題材大劇一部接着一部。

先是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王一博、王陽、李沁、王學圻主演的諜戰劇《追風者》打頭陣,掀起了一波諜戰劇熱潮,收視率不斷刷新,火遍了全國。

然後,喬杉主演的年代勵志劇《乘風踏浪》緊隨其後,搞笑的喜劇風格,鼓舞人心的年代創業歷程,也是吸引了不少觀衆。

另一邊,新《仙劍奇俠傳》,《又見逍遙》開播,李逍遙、趙靈兒重出江湖,新人新面孔,新人新氣象,不管你對該劇的選角是否滿意,也不管你是否看過胡歌、劉亦菲主演的老版《仙劍奇俠傳》,但都能看個熱鬧。

後,喜歡抗戰劇的觀衆也有劇可看,張鐸、韓童生主演的抗戰劇《川流》已經在天津衛視開播,同時也已經登陸各大平臺,不知不覺間,又有抗戰劇可以看了。

而這還沒完,央視八套又給大家播了一部新劇,大型革命戰爭劇《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該劇已經播出2集,唐國強、劉勁、馬曉偉等一大批老熟人悉數登場,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當然,也不止我關注這部劇,該劇開播後,觀衆們也用手中的遙控器投了票。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開播當日,僅播2集,收視率迅速攀升,直接拿下了全國收視前三的好成績,要知道這還是在晚上9點30之後開播之後的成績,足見觀衆對這部劇的認可。

這要是放在黃金檔開播,收視率拿下全國第一,我感覺都有可能。

而我看一眼觀衆反饋,網友給出的評價也是出奇一致,五星好評,這纔是當下觀衆最該看的國產劇,希望年輕人都多看看。

前面幾部劇,我已經簡單介紹過,今天主要聊聊這部《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1:講的啥故事

1946年,延安。

蟬鳴吱呀,毛主席拿着扇子走了出來,想要把蟬給轟走,可是費了半天勁,一點都不管用。他又抄起身邊的竹竿,想要打走它們,可是杆子太短,也沒有效果。

個時候,朱老總走了過來,靈機一動,拿起地上的一個石子,瞄準了一扔,效果立竿見影,立馬就轟走了它們!

這些個傢伙,太討厭了,白天黑夜的叫,叫得人睡不着覺,壞我軍機大事啊!

就這樣,毛主席和朱老總坐了下來,聊起了晉察冀的軍事問題,我方晉察冀軍區兵力嚴重不足,跟蔣介石的軍隊比起來,雙方兵力懸殊。

鏡頭一轉,蔣介石出場,背後是一幅巨大的軍事部署地圖,面前坐着他的大將。一開口,就講起了華北戰場的故事,曾經不管是北洋軍閥,還是日寇,都沒有徵服這個地方。

說罷,蔣介石的得力干將辭修講起了國民黨在華北戰區的部署和計劃。

一邊是毛主席和朱老總的軍事部署計劃,一邊之蔣介石這邊的進攻計劃,

雙方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的第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於是,《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的主線故事,就此展開。

整部劇故事時間線橫跨整個解放戰爭。

講述了,我人民解放軍,在毛主席的高潮軍事思想的指揮下,始終貫徹“打運動戰”的方針,結合全國各個戰場的形勢,將全國的解放戰爭連成一片。

最終,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反動集團的企圖取得全國解戰爭最後勝利的故事。

2:觀感咋樣

《我們的部隊像太陽》前2集看完,你要問我最直接的觀感是啥,我會說兩個字“硬核”。劇情故事講得硬核,劇集風格硬核,就連演員們的演技都是硬核!

劇情故事方面,前兩集中劇情節奏緊湊,不拖泥帶水。

在劇集前期,通過敵我雙方的軍事部署和思路,都是一板一眼,思路清晰,主題明確,哪怕你不怎麼懂軍事,但只要仔細看劇情,基本上都能理解。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傅作義爲了打擊我方士氣,在報紙發公開信的這場戲。

我們這邊,毛主席和朱老總面對傅作義的公開信,都是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不僅僅沒有受到影響,還主動總結經驗,還讓全軍上下,作爲反例,學習研究。

但是,蔣介石反動集團這邊,傅作義倒是沾沾自喜,認爲這封信起到了大作用。而蔣介石這邊,則是反覆看了好幾遍,不斷誇讚傅作義不僅有韓信之勇,還有張良的謀略,好傢伙,那叫一個高興。

一封信,一場戲,敵我雙方高下立判,將角色人物特點,給展現的淋漓盡致。

而劇集風格方面,則是節奏緊湊,快如閃電,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給人的觀感迅猛且劇烈。連續看了2集,給我的觀感,有種經典國產電影《大決戰》的質感。

3:演得好不好?

劇集質感優秀,劇情故事緊湊,演員演技也不含糊。《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前2集,幾位主要角色都已經露面,不管是唐國強,還是馬曉偉,再或者是劉勁,還有王伍福,甚至包括傅作義的扮演者,演技都十分出彩。

不誇張的說,說《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全員演技在線,一點都不過分。而在這幾位演員中,老熟人的表現最爲出彩,讓人過目難忘。

這幾位老演員,年紀雖然上來了,但個人演技實力依然不減當年。

其一,唐國強

聊起唐國強,這些年我看不少觀衆跟我反饋,說看得有點厭煩,看了唐國強這麼多戲,感覺演啥都一個味兒,年輕的時候,唐國強演諸葛亮,演毛主席,都還行。

但是,隨着年紀的增長,唐國強形態整體有些發福,似乎是有點不太適合了。

是的,關於這點,我跟大家的觀點大致一樣,現在的唐國強的確形態上跟年輕的時候有些差距。比起現在的一些年輕的特型演員,比如侯京健和王仁君 ,這些的確是差點意思。

但是,我想要說的是,雖然說形態差點意思,但是唐國強由內而外的霸氣依然存在。就目前來說,最適合的人,還是他。

不管是如侯京健,還是王仁君,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而在《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中,唐國強也是用自己紮實的表演,證明自己演技不減當年,不管是面部微表情,還是念詞說話,包括肢體動作在內,都是熟悉的味道。

唐國強看上去是有些老了,有些發福,但是給人的感覺依然在線,至少不會有齣戲感。

其二,馬曉偉

蔣介石,許多演員都扮演過。

而到底誰演得最好,大家都有自己的喜好。

有人喜歡趙恆多,喜歡他參演的《大決戰》系列。

在該系列三部曲中,趙恆多可以說是形神兼備,再加上紮實的臺詞功底紮實,給人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像,可以說是有神態,也有細節。

當然,也有人喜歡孫飛虎。不少觀衆認爲在衆多特型演員當中,孫飛虎在外型方面,是最像蔣介石的人。他主演的《重慶談判》,還有1990版的《開國大典》都非常經典。

當然,陳道明、張國立、甚至還有王勁鬆都演過,也有不少的支持者。

而在《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中,扮演蔣介石的是馬曉偉,也是一位老熟人。

馬曉偉跟前文提到的演員比起來,名氣可能一般,但他的演技實力絕對紮實,《解放》和《海棠依舊》都是他的代表作。

在《我們的隊伍像太陽》中,馬曉偉一出場,立馬就有股範兒,跟其他角色的氣場明顯地區分開來。蔣介石在他的塑造下,也是形神兼備,讓人過目難忘。

不誇張的說,馬曉偉在《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前2集中的表現,跟唐國強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說實在的馬曉偉的戲我看都不多,但之後我會重點關注他的表演。

最後,我把這部《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也推薦給年輕觀衆,絕對值得一看!

大家看了《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了嗎?

你有什麼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