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風箏節將登場 大嵙崁親水園區打造戶外遊憩場域

桃園國際風箏節3月26、27日在大溪中莊景觀土丘登場。(呂筱蟬攝)

桃園國際風箏節今年邁入第4屆,3月26、27日在大溪中莊調整池登場,爲了提供遊客多元遊憩場域,市府執行「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打造水岸生態步道並配合跨河跳石攔水堰擡高河道水位營造寬廣水域,景觀土丘則增設各式遊具還有8米高滑草坡,成爲親子最佳的戶外遊憩場。

今年桃園國際風箏節以「鯨奇之旅」爲主題,活動期間30只鯨魚風箏將飛舞載在中莊景觀土丘天空中,觀光旅遊局表示,這是國內首次同步放飛最多數量和類別的鯨魚風箏展演,包括來自紐西蘭的16米大翅鯨和17米抹香鯨,還有10米虎鯨、鯨鯊、鯨魚等大型軟體風箏,活動日下午3點半開放民衆自由放飛,現場風箏達人也將帶着自己設計的鯨魚風箏與民衆互動。桃園市長鄭文燦21日也在現場體驗放風箏,直呼非常有趣。

水務局指出,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整合中莊調整池與周邊土地預計5月驗收完工,工程利用原有地景中央水道及景觀土丘環境營造,利用水道下凹地形特色,在周邊建構水岸生態步道,而景觀土丘擁有絕佳的視野景觀及優良的風場條件,透過整地及種植韓國草混假儉草營造連綿交錯的風箏草原,成爲桃園國際風箏節活動場地。土丘下方則透過道路改道來增加活動腹地,設置磨石子滑梯、自然礫石坑、原木遊具及8米高自然滑草坡等,增加整體空間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