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硬廣告?工業進步來不得半點虛的!

節日出遊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尤其是道路上的行車安全。不久前某知名品牌企業的車發生碰撞起火事件,一時間引發全國網民大討論。

雖然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但這起車禍中人們發現這家企業平時宣傳的各種高大上的功能並沒有得以體現。反而在一些關鍵安全問題上沒有給出讓人滿意的答案,在事關駕駛員和乘客生命安全的問題上,車輛的技術和質量顯然沒能達到他們所宣傳的效果,難以讓網民們滿意。

幾天後,在江西贛州大餘縣城發生了一起慘烈的交通事故。根據事後當地交通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奇蹟在駕駛中因爲避讓行人操作失當,結果造成所駕車輛在空中連續翻滾,撞擊多輛汽車並傷及行人。

事故相關視頻在網上已經有大量傳播,網民們也基本瞭解了事故的情況。而這起事故中最顯眼的是事故車司機的座駕是一輛特斯拉!

作爲新能源車企領頭羊,特斯拉的一舉一動都是行業的大新聞。在這事故之前,已經有多個新聞與它有關。但是在經過多方調查後,最終確認沒有一件是與特斯拉的質量有關聯,基本都是駕駛員自身問題所致。

不過這並不妨礙特斯拉因此站在風口浪尖上,多少人眼巴巴盯着特斯拉就希望它能搞出個大新聞。然而當大新聞出現時,又和他們想得並不一樣。

這次贛州的特斯拉事故中,雖然司機駕駛的特斯拉嚴重受損,但在視頻鏡頭中駕駛員外表居然沒有出現重傷情況。更離譜的是,坐在副駕駛上的乘客,居然還能悠閒地用手機進行報警。

這段視頻無疑讓網民們看到了特斯拉汽車作爲駕駛工具所應保有的一大基本功能,安全!是的安全!何其簡單又基本的要求!在這個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時代,各個廠家的車輛都在宣傳自己的車如何舒適,如何先進,如何跑得快跑得久,而車輛最最基本的東西卻少有人提及。

一輛汽車再先進,再豪華,也得爲自己的駕駛員和乘客提供這一基礎功能。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得益於技術的公開和普及,大量參與企業與雨後春筍般涌現,甚至造手機的廠家也來分一杯羹。

但隨着時間推移,人們發展新能源車有着巨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電池安全上。文章開頭的車輛在碰撞後立刻燃起大火,很快吞沒了車體,而施救人員卻打不開車門,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一切發生。

而本次事件中特斯拉車輛經過連續碰撞,空中翻滾,最後車體外殼破碎,但主體卻安然無恙,安全氣囊全部正常彈出。駕駛員和乘客的生命得到了最好的保護,無疑成爲了特斯拉的一次硬廣告。

人們紛紛感慨特斯拉質量的同時,也暗中對那些無視車乘安全,只會做宣傳文章的企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汽車無疑是工業化發展的一項重要組成,背後往往是工業技術高度發展的結果。近幾年來得益於技術的公開化,有的車企在擁有國內優勢的同時,開始做起了浮誇宣傳。或許再開始階段,它那套民族、愛國的宣傳能讓人心馳神往,到時人們還是要看最終結果的。

對一家企業的信任不是來源於宗教般的洗腦式宣傳,而是來自對企業硬實力的信賴。企業提供的產品首先要滿足人們對它的基本要求,保障基本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再說其他的需求。

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步步積累和深入研究,浮躁的環境裡是無法對技術做到透徹得研究的。儘管可以依靠的大市場的供應,採購來自不同廠家的產品進行快速組裝,但那終歸不是來自於自己的技術沉澱。如同建築高樓,地基只是一層浮泥,又怎麼保證高層的穩固呢?

贛州特斯拉的事故不但沒有讓人們對特斯拉失望,反而讓人看到了車輛本身所代表的強大技術質量。不久前馬斯克造訪國內,讓特斯拉在國內的發展再次有了進展,同時這家企業也帶來工業技術的模範效應。

國內的同行企業與其花時間在輿論和媒體上打嘴仗,不如多花時間和精力對自己的技術進行研究。

沒人能保證自己開一輩子安全車,都希望危險和意外來臨時,車企過硬的技術能讓自己渡過難關。而不是,和車輛一起消失在虛假的宣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