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啓動開船模式 電動車涉水能力究竟有多強?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8月7日報道 近期南方開啓暴雨模式,很多地方積水較多,給大家日常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日前網上流傳了一個很火的視頻,一輛特斯拉啓動"開船模式",橫穿過一段積水比較嚴重路面,掀起的浪花最高時甚至已經沒過發動機蓋。

電動汽車涉水能力更好 那能當船開嗎?(來源:本站汽車綜合)

經過多年的科普和用車經驗積累,燃油車的涉水能力多數用戶都有所瞭解,但對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型,很多車主往往認爲新能源車沒有發動機,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廠商又都宣稱達到IP67/IP68防水等級,涉水能力比燃油車強,甚至可以當船開。

這種說法顯然並不準確,對於積水嚴重的路段,拿純電車型船用依舊存在很大風險

先明確一點 車輛防水等級是有條件

解釋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清楚日常所說的IP防護等級指的是什麼?

IP等級是針對電氣設備外殼異物侵入的防護等級,主要衡量電氣設備防塵和防水能力。IPXX中,X均爲數字,第一個X代表防塵級別、第二個X代表防水級別。

純電動汽車核心的動力電池和三電系統需要滿足一定的技術要求,根據最新版國家標準要求,防塵劃分爲0-6共7級、防水分爲0-9共10個等級。

當前大部分動力電池的防護等級都能達到IP67級,該級別的防水性能可以保證電池組浸沒在水下一米深且30分鐘內不出現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這麼高的防護等級只是針動力電池組的,車輛其他電器設備就沒這個待遇了。

國標中對其他的電氣設備防護等級的基本要求爲,電機IP44、DC/DC變換器IP55、車用電氣設備IPX4。

很多人會說這個防護等級也不低了呀。

是不低,但如同木桶原理,決定一臺純電車型涉水能力的通常是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就是低壓系統。

除了三電和高壓系統外,純電動車型的低壓系統與燃油車並無太多差距,這部分系統並不具備可持續涉水的能力。諸如低壓線束或ECU浸水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引起低壓電路短路。雖然低壓系統短路不會導致人員的觸電,但極端情況下會使車輛無法行駛。

因此,理論上純電動汽車雖然涉水能力比燃油車優秀,但通常由於低壓系統用電設備沒有單獨防護和設計,極端情況涉水能力不會產生質的差異。

此外也需要考慮乘員密封性等裝配問題,畢竟出現過涉水時整車電氣設備沒問題,密封性不過關導致車內滲水的烏龍

電動汽車涉水深度有參考標準嗎?

關於電動汽車涉水能力,我們可以參照一下國標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試驗要求。

國家標準GT/T18384.3試驗要求,電動汽車可以在水深100mm下,以20km/h時速安全行駛500米,涉水時間1.5分鐘。

北京地方管理細則要求車輛可以在水深200mm下,以20km/h時速安全行駛500米,涉水時間不超過10分鐘。在水深300mm下,以5km/h時速安全行駛100米,涉水時間小於10分鐘。

上海市強制性的DB31T634-2012標準要求更高,車輛可在150mm涉水時,以30km/h時速安全行駛10分鐘,300mm涉水時可用大於5km/h安全行駛10分鐘。

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則要求更細緻,車輛SOC不低於50%下,車輛可在150mm深的蓄水池中以30km/h累計行駛10分鐘。

車輛SOC不低於50%下,車輛可在300mm深的蓄水池中以8km/h前進、倒退累計行駛10分鐘,。

評價規程進一步解釋了150mm和300mm兩個涉水深度的參考意義,150mm水深對應的涉水車速爲30km/h,該測試條件下會產生很大的浪涌,主要考察車輛機艙進水後的部件防水性能。

300mm水深對應的涉水車速爲8km/h,並通過前進擋和倒行擋來回行駛,考察置於車輛底部的電池包在高壓下的密封性。

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曾發佈過4款車型涉水測試結果。雖然4款車輛均能通過涉水後的絕緣測試,但是3輛車涉水後乘員艙出現不同程度的漏水情況,2輛車在300mm涉水後出現嚴重的積水現象;另外,1輛車在300mm涉水後出現故障

這部分數據也是目前公開所有新能源車輛涉水實驗中最具代表性的。

這也驗證了我們此前的結論,乘員艙密封性有時會嚴重拖後腿

電動汽車有必要上涉水險嗎?

一句話解釋。

涉水險承保的範圍是發動機,電動汽車根本沒有發動機。因此,涉水險根本不適用也不需要購買。

電動汽車涉水的最大風險在哪裡?

其實和燃油車一樣,涉水的最大風險是人身安全,畢竟一臺車和生命相比根本不算啥。由於涉水的時候,可能導致低壓控制線路短路,從而讓車門鎖等失去控制,加上電動汽車很多采用了大量的觸摸控制,並沒有採用傳統的機械式控制。很有可能在涉水的時候,超過一定限度車輛不但無法前進,就連車窗天窗也無法打開,這個時候,就非常容易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得不償失。

電動汽車如何涉水才安全呢?

對於純電動汽車涉水能力,我們要意識到以下幾點:

1.相比燃油車,純電動汽車沒有發動機進排氣涉水能力確實會高一些。

2.根據目前電動汽車安全測試標準,日常用車中只能保證涉水深度小於300mm,也就是剛剛沒過大半個車輪時,才能切實保障涉水安全。

3.導致車輛涉水能力並不一定是電氣設備,低壓電器佈局及乘員艙密封性等裝配工藝也十分重要,此外雨水也有可能對電機、電池殼體等部件造成一定的腐蝕性

4.面對深淺難辨的積水路段,更應注意安全謹慎駕駛,不要冒然長時間涉水形式,文章開頭特斯拉開船模式不建議大家嘗試,畢竟風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