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對照組 好東西是比較出來的

我把韓劇賣到全世界:韓國MBC電視臺的談判高手,教你沒有好口才,也能說服各種人的32個說話技巧(聯經出版)

當走在路上,看到不相配的情侶時,下意識總覺得可惜了,或認爲可能是其中一方有對方的把柄之故。不過,有句韓國俗語說:「草鞋也成雙論對。」比喻再糟的人也有另一半。所以,難道是神看他們可憐,賜另一半給他們嗎?不,認爲「女生可惜了,男生可惜了」等判斷,只不過是以自己的標準而定,對他們來說,彼此就是最佳的另一半。

人會被自己缺乏的事物吸引。不再「年輕」的人,會因對方年輕而覺得有魅力;缺少外貌、能力和家境等條件者,會被即使其他條件不好,但面祥心善的異性吸引;外貌自卑者會想遇見帥哥或美女,以彌補自卑;個性優柔寡斷的男人,也常被「強勢的女人」吸引。

換言之,並非僅有各條件在客觀上皆完美的人才能戀愛結婚。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存在,所有人相對他人,至少都有一個「比較優勢」(當某人或某國生產某商品,具有相較於其他人有更低的機會成本時,就稱爲生產該商品具有比較利益或比較優勢)。因此,尋找戀愛或結婚對象時,我們會衡量自己的優勢,並有自信地靠近;遇到擁有比較優勢的對象時,自己也會產生想彌補某處的慾望。因此,戀愛結婚市場將這種無意識的慾望包裝成「命運」,其實掀開來看,完全就是一個依靠「比較優勢」交易的市場。

這麼說來,影視作品買賣的市場又是如何進行?答案是一樣的。

以購買者的立場而言,一整年的預算常依各季度制定購買計劃,例如:資金二分期,則會每兩期挑選一兩個新播放的韓國影視作品。

所以站在銷售者的立場,必須配合購買者的購買時期,掌握其他電視臺或製作公司的作品陣容。假設購買者爲泰國的G公司,G公司通常以購買歷史劇爲主。但調查二分期的影視作品陣容,只有我們公司預計播放歷史劇。如此一來,相較其他公司,我們佔有非常強的優勢,因爲G公司購買我方作品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我們可以使用高價政策等有利條件簽約。無論是否有高人氣的韓流明星參演,或是否由名氣作家執筆,即使演員陣容或作家的名氣稍弱,但因爲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地域性,仍可以找出他們訴求的「比較優勢」。

仔細看每一部影視作品,至少都會有一個優點,不然爲何要耗費龐大的製作費來製作?村上春樹在《刺殺騎士團長》一書中提及:「深入探究後,無論是哪一種人,我的內心處一定有閃耀的地方。」同樣的,以各層面來看,沒有所謂的完美作品。單看外表似乎都很相似,但深入探究後,一定有它閃耀的地方。因此,我們該做的事情是好好把握閃耀之處,將其完美包裝後,以好的條件販賣出去。(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