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別狂喝熱湯 超過這溫度當心「食道癌」上身

近來氣溫驟降,不少人會喝熱湯或熱飲暖身,但小心熱飲是食道癌的致癌因子。( 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近來氣溫驟降,不少人會喝熱湯或熱飲暖身,但小心熱飲是食道癌的致癌因子,衛福部國健署表示,除了菸酒、檳榔外,過熱的飲食溫度會腐蝕、傷害食道的健康,而過熱的溫度定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爲超過65°C,高於此溫度的熱飲是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65°C也是人體覺得食物燙口的溫度,請民衆務必注意入口食物的溫度,減少直接對食道黏膜的傷害。

依國健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罹癌患者中,9成以上爲男性,好發於50至70歲,爲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名、癌症死因排名第5名。

東北季風影響加上近來罕見的強大「共伴效應」,天氣又溼又冷,民衆不免想喝熱飲、熱湯提高身體溫度。但國健署提醒,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也因此常暴露於致癌因子及病菌當中,進而產生病變。

國健署表示,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且以男性居多,已知食道癌致癌因子,包括:抽菸、飲酒、嚼檳榔、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食物)、過熱的飲食溫度、食道曾受腐蝕傷害、吞嚥功能疾病、胃食道逆流、肥胖及口腔衛生不良等。

國健署提醒,WHO將超過65°C度的熱飲定爲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而此溫度就是當覺得食物燙口的溫度,因此民衆一旦喝燙口的熱飲,就可能傷害食道的,請民衆務必注意入口食物的溫度,減少直接對食道黏膜的傷害。

國健署表示,食道癌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民衆平時需留意自身的不適症狀,如有長期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有異物感,切勿輕忽自身症狀,應提高警覺,務必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