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球場將成世大運棒球決賽場地 柯文哲:把金牌留臺灣

柯文哲出席天母棒球場整修完工記者會。(圖/記者李毓康攝,下同)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視察世大運場館天母棒球場整修工程致詞時表示,重點不是把場地準備好,「而是把金牌留下來」;他表示,世大運最感動的行銷影片就是「回家比賽」,過去臺灣沒有機會舉辦大型比賽,選手都要去別國參賽,就算得獎也是在別人的領土得獎,但這次2017世大運在臺灣舉辦,希望臺灣優秀的動員們能把獎牌留在臺灣。

2017臺北世大運場館分佈於北臺灣5縣市,整建場館53座、新建場館2座、賽前佈置5座,合計60座場館。截至106年2月16日止,世大運場館已完工39座(含競賽場館18座,練習場館21座),除新竹縣立第二運動場於今年6月完工外,其他場館預計於今年4月底前陸續完工。

臺北市立天母棒球場自民國88年落成後,雖然舉辦多項重要國際棒球競技賽事,但17年來都爲有機會逕行設備更新、修繕,場地已慢慢跟不上時代,藉由舉辦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契機進行大幅度整修,總共耗費新臺幣1億2750萬元,項目包含主體改善、場館室內裝修、周邊設施改善、自來水直飲系統空調消防以及草皮養護等。

其中,最大的改變當屬位在中外野高畫質全綵電子顯示版,耗資2000萬,世大運副執行長薛春明表示,這將是國內尺寸最大、高度最高的外野顯示板。

對於整建的過程,柯文哲直言,複雜的不是工程而是介面,因爲要協調的單位太多,初期受到外界批評、看衰,「但我從頭到尾都很有信心,因爲臺北市還是有優秀的公務員」;此外,臺灣還是有相當強的社會力量,等到開始動員的時候,力量將是相當可觀。

柯文哲指出,天母棒球場將是2017世大運棒球決賽的場地,他強調重點不是把場地準備好,而是要把金牌留下來。而天母棒球場完工後,也由柯文哲投出象徵性的第一球,還親自下場體驗守備練習,但似乎沒有先練習,其中一球丟到一旁觀看的里長區,引起衆人一陣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