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協會 力促產業多元發展

蠶絲是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國寶,爲讓民衆更瞭解「蠶絲」,此次展會特別邀請臺灣唯一蠶農塗泉明參展,塗泉明於數個月前即分別精心培養一齡蠶至五齡蠶、吐絲(平面繭)、化蛹、羽化等活體蠶寶寶,將於展場呈現,期能帶領民衆得以從蠶開始深入淺出的瞭解此一產業的奧妙。

民國59年政府推動「加速農村計劃」其中養蠶事業獲政府全力支持與輔導,鼓勵蠶農實施專業化養蠶,並採用契作制度,由絲織業者與蠶農訂定長期產銷合約,保障農友權益。當時養蠶產業一度站上高峰,大量生絲外銷,盛極一時。直到民國81年因日本限制幹繭進口、巴西及大陸原料之競銷等因素,導致養蠶成本增加、收入相對降低、桑園不敷成本,進而執行「廢耕桑蠶自行轉作」計劃,輔導蠶農改種其他農作物。而在蠶絲協會會員們全力支持與堅持下,讓歷史國寶-蠶絲繼續發光發熱。

臺灣蠶業自「亞熱帶最先進養蠶地區」轉型至研製高附加價值之蠶絲織品,再轉戰發展高科技生技生醫保養品,該會始終以促進臺灣蠶業發展,推廣健康、高品質蠶絲予國內外消費者爲願景。

近年來更因應市場創新多元應用的發展,各項蠶絲新型態之創新研發,並研製出高附加價值之蠶絲製品,期共同開創蠶業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