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中市府標售配餘地 市議員:賣得好

臺中市議員李麗華24日表示,臺中標售配餘地賣的比桃園市少,施作公共建設又帶動周遭經濟,一舉兩得。(盧金足攝)

標售土地是挹注公共建設,還是賣祖產?臺中市議會24日舉行臨時會,市府專案報告「已標售與預計標售市地」,引發藍綠攻防戰,國民黨議員表示,減少財源支出又帶動地方經濟,一舉兩得,土地賣得好,民進黨議員抨擊,市府高調標售有炒地皮疑慮,憂心債留子孫。

市議員李麗華高舉「土地賣得好」看板表示,市府加強維護財政紀律,推動各項建設,標售配餘地補足公有建設經費,肯定地政局標售配餘地政策,水湳經貿園區、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等,以及各區重大建設,都是以標售配餘地的經費所建設成,還清借貸及開發經費。

「臺中市賣出金額配餘地還比桃園市少」,李麗華強調,公共建設開源經費,巧婦是難爲無米之炊,還要地政局多加油,繼續努力用力賣配餘地。

市議員邱素貞則質疑,在中央打炒房之際,地方政府急於賣地,給人一種歡迎來臺中炒地的錯覺,除觀感不佳,土地總有賣完的時候,憂心債留子孫,犧牲臺中未來整體發展。

邱素貞說,東區新建國市場周遭大樓住家,3年前每坪約20萬元,市府售出區段徵收配餘地1.1公頃,每坪98萬5000元,目前蓋的大樓喊到每坪45萬元,房價直追7期,民衆如每月領24k薪水,一輩子恐怕都買不起房子。

財政局長羅仙法指出,今年預計辦理9筆市有土地及一棟市有建物標售,標脫後由民間整合運用,活化土地資源。

地政局長吳存金說,今年4月辦理10筆區段徵收配餘地標售,總金額205億,所得價金優先償還借貸支出開發費用,還能挹注會展中心、綠美圖與中臺灣電影中心的建造經費,減輕市府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