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蝨目魚農業保險3年首度獲理賠 漁民:不太划算

雲林縣蝨目魚損失慘重,縣府農業保險,但漁民認爲投資報酬率不高。(張朝欣攝)

雲林縣臺西鄉林姓漁民投保溫度參數蝨目魚養殖水產保險」3年,今年1月8日第2波寒流符合理賠標準首度獲得理賠,不過他覺得每年自負保費約1萬1000餘元,此次理賠金額僅約1萬5000元,比政府災害救助金1萬6000多元還少,投資報酬率並不高,希望保險公司放寬理賠標準,才能吸引更多人投保。

林姓漁民養殖蝨目魚與文蛤已10餘年,2016年的霸王級寒流讓他的蝨目魚全軍覆沒,損失慘重,因此興起參與農業保險的念頭,2018年農委會覈定保險公司辦理「溫度參數蝨目魚養殖水產保險」,加上中央與縣府各補助三分之一保費,讓他決定投保。

林姓漁民表示,他的漁塭約1點89公頃,3年來他每年約繳1萬1000多元保費,此次寒流第1波在2021年元旦前後,並沒有達到理賠標準,第2波在本月7、8日來襲,保險公司隨後便通知他「出險了」,可獲1萬5000餘元理賠。

林姓漁民說當初買保險是希望分散風險,不過這3年下來,他覺得投資報酬率並不高,日前農委會已通過蝨目魚天災救助,每公頃可領9000元,他約可領到1萬6000元,「比保險理賠還多」。

林姓漁民認爲,目前的「溫度參數蝨目魚養殖水產保險」理賠條件相對嚴格,且理賠計算方式複雜,他自己也搞不大清楚,只能等待保險公司通知是否獲得理賠,若要擴大推廣,理賠方式有必要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