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科學還是政治?廈門爲魚蝦蟹做核酸網民腦洞大開

福建廈門最近防疫有了新規定,漁民自海上捕撈帶回的漁獲上岸時要做核酸檢測,稱之爲「人物同檢」。圖爲檢測人員爲漁船上的魚與螃蟹做核酸檢測。(圖/臺海網)

中國大陸嚴格的清零政策下,各地的封控措施與頻密核酸檢測,雖然核酸擾民已怨聲載道,許多地方官卻又不斷生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新措施。最新引發媒體與網路最多議論的,莫過於廈門所實施的「人物同檢」政策,連要求漁民從海上捕撈的蝦蟹漁獲都要做核酸檢測。讓人意外的是,許多態度極認真的專家們也正經八百地分析爲魚蝦做核酸可能的科學依據,讓防疫清零政策愈看愈像是一場政治運動。

大陸沿海今年從5月1日開始進入休漁期,至8月初到9月初之間陸續解除。據福建《海峽導報》報導,廈門休漁期滿後,漁民出海捕魚陸續返港,但從8月19日起,廈門有了新規定,對漁民及其捕撈的漁獲實施「人物同檢」,漁民做完核酸檢測後,回船上拿來幾尾活魚,掰開魚嘴讓採檢人員進行採樣。新的措施立即引起轟動,網上熱議紛紛,連外媒都熱烈報導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最新防疫措施。

網民對於核酸檢測做到漁獲身上極感興趣,成爲熱門話題。議論紛紛地分析各種漁獲採樣的位置以及要用何種方式檢驗 。(圖/微博)

長期在網上撰寫醫學與傳染病科普文章的知名作者莊有貓也加入這場討論,他撰文指出,「專家稱沒有證據證明魚會感染新冠」,這已經是2020年就普及的常識,因爲魚是沒有肺的,缺乏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理學基礎。2020年倫敦大學就對215種脊椎動物的ACE2受體進行分析,發現多數哺乳動物的ACE2 受體都可以與新冠病毒結合,但是絕大部份鳥類、爬蟲類與魚類則不易結合。以獸醫知名的加州戴維斯大學的研究裡,連魚都不放在實驗模型內,因爲新冠病毒連其他哺乳動物感染力都很小,何況是魚類。

作者還說,就算病毒在某種情況下真的結合了ACE2受體,也無法傳播,因爲魚沒有肺,不會咳嗽打噴嚏,因此不會傳染。唯一的可能是魚體表面沾染病毒,但那也是檢測表面,不是捅魚嘴,就像檢測物體表面是否沾染病毒一樣。

另一位自稱是醫生的作者則認爲,雖然不排除漁民在海上向外國漁民購買漁獲,而這些漁可能沾染到外國漁民身上的病毒。而且2020年時大陸曾多次在進口冷鏈生鮮食品表面與包裝上驗出新冠病毒,有可能是在分揀處理過程中遭到污染,但至今沒有辦法證明它具有傳染性。而比較搞笑的是捅魚嘴的核酸採樣法,魚只有鰓,沒有氣管也有肺,這樣的採樣根本是一筆糊塗帳。媒體刊出檢驗人員掰開魚嘴採樣的照片看起來很像是刻意搞笑,很有譁衆取寵的效果。因此,這個新聞看起來滑稽,對漁獲的核酸檢測或許可以探討,但做法上確實倉促粗糙,無論從觀感上還是科學原理上都很好笑。

漁民拿着一隻蝦,核酸採樣人員很費力地要從蝦嘴上進行採樣。網民問道:如果是貝類是否一顆顆撬開來採樣?(圖/微博)

也有網民認爲,捅魚嘴的畫面最有衝擊力,但這卻是事實最偏頗的一面。畢竟死魚嘴裡不可能驗出病毒,當然不可能就這些做法設定生鮮海產的檢疫標準。最近三亞的疫情就是由漁民傳播開來,再擴散到遊客羣中。廈門這麼做可能也是爲防止海上的非法交易,但執行上偏差了,被媒體加以圖像化報導,成了一件看起來很荒唐的事。

在令人意外的正經討論之後,網民們也提出一些腦洞大開的問題,例如:漁獲的核酸檢測如果驗出陽性,是要:1.銷燬2.煮熟3.放歸大海?還有,魚蝦折騰完了之後等檢驗報告出來才能售出,還夠新鮮嗎?另外,魚蝦蟹驗覈酸是一條條驗還是抽樣驗?像貝類這種海產是不是每一顆都要撬開來檢查?驗完有陽性是整批整船銷燬還是隻處理檢驗樣本?漁獲上岸後進行核酸檢驗,要如何管控數量、流向與等待檢驗報告與實施貨品放行或封禁?

如果考慮到這些實際作業上的問題,以及上述科學上的因素,應該就能確定廈門實施爲漁獲做核酸檢測只有作秀的目的,大張旗鼓地找媒體對漁民及漁獲做極具戲劇性的擺拍,就是爲了宣傳而已。宣傳過後,沒有人會去關心或追縱魚蝦蟹貝的核酸檢測報告到底是陽性還是陰性,一羣人認認真真地折騰,幹一些明擺着很荒唐的傻事,看來雖很可笑,但卻是當下政治環境中活生生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