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每年600次共機臨空 日本東海噩夢或在臺海重現

大陸軍機每年有超過600架次以上到釣魚島巡航,讓日本自衛隊疲於奔命,如果對臺灣採用這種規模空軍任務壓力難以想像。圖爲近期執行臺海巡航任務的共軍殲-11戰機。(圖/中國軍網

中國大陸解放軍機本月以來已連續8次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其中部份穿越臺海中線,臺灣空軍爲此必須升空監控或必要時予以驅離。臺灣各界爲此質疑:共機持續進擾臺灣鄰近空域機羣規模或大或小,會持續到何時?若以因共機臨空而疲於奔命日本航空自衛隊爲例,一年將不會少於600次,臺灣的空軍要如何應對這種規模的挑釁,令人不敢樂觀。

日本前任防衛大臣河野太郎不久前纔再次公開提及,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幾乎天天都要爲攔截解放軍戰機而起飛,有時甚至一日數次。日防務專家表示,這對日本空防來說是極大的壓力,讓正處於戰機換代期間的航空自衛隊疲於奔命。美媒CNN則報導,中國大陸戰機頻頻進入日本空域,讓航空自衛隊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

日本戰機緊急升空監控在釣魚島巡航的大陸轟-6轟炸機,這種任務一天會多達2至3次。(圖/日本防衛省)

據日本防衛省統計,近幾年日本航空自衛隊針對大陸軍機執行緊急起飛監控的次數,在2018年是638次,2019年是675次,比例上大約佔了所有日本所有戰機升空監控任務的7~8成,同時這也造成連續數年航空自衛隊的經費持續增長

中國大陸如此頻繁派遣軍機前往東海,主要是兩國在東海的釣魚島主權爭議,雙方都把防空識別區劃到釣魚島周邊,重疊的部份就成爲每天發生軍機對峙的舞臺。解放軍的空軍戰機、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以及海軍戰艦海警船,幾乎每天都會經過東海的日本防空識別區與釣魚島附近空域及海域,其中最爲困擾、威脅較大的還是來自空中的解放軍機。

除了釣魚島之外,爲監控大陸軍機在東海宮古海峽動向,日本航空自衛隊配合宮古島基地的雷達與空中警戒管制機與E-2C空中預警機全天候在東海上空執勤。日本防衛省今年還特別修改防衛大綱應對共軍戰機的反制措施,將每次緊急升空應對共機的自衛隊戰機由2架提高到4架,而如此一來,顯然使得航空自衛隊的任務數量由先前的疲於奔命增加了一倍。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曾就此進行研究指出,中日兩國大幅增加軍機在釣魚島附近飛行的次數,兩國軍機經常靠近飛行,增加誤判的機率與風險。而且中日軍機數目不成比例,軍機因過於頻繁出任務,戰機的耗損加快,維修與後勤工作暴增,過重的勤務影響人員訓練。特別是面臨新的F-35戰機替換舊式F-2、F-4和F-15戰機的青黃不接時期,應對頻繁的任務對戰力提升影響極大。由於大陸軍機數量至少是日本的6 倍,因此日本甚至認爲,目前還在使用的F-15J機隊服役年限,將完全取決於解放軍機飛臨日本領空頻率

這些戰機更新、維修後勤、人員訓練、裝備耗損等狀況未來必然都會出現在臺灣空軍身上。而針對尚有爭議的釣魚島主權,大陸都每年派遣600架次以上的軍機飛臨上空表態,對比大得太多、且重要的太多的臺灣,未來每年可能面對的共機會有何種規模,實在難以低估。臺灣的空軍緊急升空監控或驅離的任務暴增所帶來的財政與軍事成本,也必然成爲極大的負擔。

至於目前飛臨臺灣空域的大陸軍機種類,近期已有一款轟炸機、一款反潛機與3款戰鬥機,未來勢必還會有其他機種加入。先前曾有專家預期還會加入空中預警機,是根據先前對東海及釣魚島巡航任務時曾派遣的空警-500的經驗,未來可能很快就會見到空警-500加入臺海巡航機隊。這款大陸第3代預警機的電子偵察裝置相當先進,探測範圍470公里,可用於收集雷達、通訊武器控制系統的電磁訊號,對臺灣防空雷達設施與其他武器裝備是個不小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