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開發困境 陳勝宏籲社子島策略性更新

臺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建議將社子島採用「策略性更新地區」規畫,完成水岸城市願景。(臺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提供)

都更與危老重建是全臺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臺北地區有許多翻修不易的老舊建築與區域,其中全面禁限建半世紀的社子島,徒有平房、鐵皮屋,基礎設施不足,是歷屆臺北市長選舉交鋒議題,臺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建議將社子島採用「策略性更新地區」規畫,有效打造友善都更環境、完成水岸城市願景。

臺灣老舊建築問題多,以民國60年代興建房屋爲例,4至5層且無電梯、地下室的老式公寓,巷弄狹窄有消防救災公安疑慮,建築安全係數更遠低於現行法規,且經過多年使用,水泥多有粉碎,鋼筋規格也不如現代建築,難以抵擋強震,若遇到像921大地震一樣的7.3強震,根據專家推估光是在臺北地區倒塌的建築可能超過3.5萬棟,成爲國安隱憂,全臺都市更新問題層出不窮,其中限建半世紀的社子島更陷入多年困境。

陳勝宏指出,都市更新地區可分爲優先劃定、迅行劃定以及策略性更新地區,其中策略性更新地區需具備一定條件,包括鐵路、機場或都會區水岸、港灣等立地條件,可突破一般都市更新容積獎勵限制,若開發成功,將有效改善居住環境、復甦城市機能。

陳勝宏舉例,如社子島就相當符合策略性更新地區條件,禁建、限建50年來與臺北市成爲兩個世界,歷任市長都未能解決開發問題,然而社子島有着絕佳山水景觀,位淡水基隆兩河匯流處,爲臺北市極爲重要生態位置,環境優質、獨一無二,可遙望觀音山與關渡平原,循都更條例能解決地主與政府困境,以策略性增加容積取得城市最大利益。

陳勝宏認爲,包括公園綠化、水岸生態以及休閒娛樂等方向,皆能將社子島形塑臺北市空前的休閒商業居住環境,以策略型更新地區提供資源協助、招商引資,以及減稅優待、容積獎勵放寬等,有效打造友善都更環境,這些在都更條例皆有法可循,能取得住戶、市民、城市之間最大利益,建構世界級的生活聚落,能真正照顧到核心居民、完成都市願景,更解決歷任市長無法突破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