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像水...基泰大直出包樓塌 專家揭施工技術2大問題

臺北市大直街94巷周圍疑因建案工程,造成民宅傾斜、塌陷,許多住家大門前已塌陷變形。記者餘承翰/攝影

臺北市中山區大直街94巷昨晚多棟民宅傾斜,其中一棟一樓塌陷,而基泰建設的工地現場更是坍塌嚴重。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建築師林忠慶指出,該處土壤屬軟弱黏土層「就跟水一樣」,技術上可能有2大問題,包括連續壁都沒有打到岩層、該建案使用「深開挖」而非「逆打工法」。

林忠慶表示,北市府跟建商都需要各負一半責任,該處地質屬臺北盆地松山層的黏土層,「那邊的土壤就像水一樣」,土壤相當軟弱,通常開挖除了做連續壁外,還要做地盤改良等前置作業。

林忠慶說,相關資料顯示,該建案開挖12米、連續壁做24米,通常連續壁至少要打到岩層至少3米纔會穩固,但事實上這邊是要到26.5米纔會遇岩層,「連續壁都沒有打到岩層」。

林忠慶還說,一般對於這種軟土層,大多做法會用逆打工法。他進一步解釋,一般工法是往下挖到12米深再往上蓋,但逆打工法是從地表面同時向上和向下開挖施工,在向下開挖地基、地下室同時,也從地表面向上蓋一層樓。

林忠慶說,「施工成本會較高,但可以減少深開挖的秏時及損鄰情況」,對於該處軟土壤加上附近老舊建築本身就較不穩固,必須使用逆打工法,纔會安全。

但林忠慶也坦言,看得出來建商還是有努力要解決,施工意外在所難免,這個案件最終結果,還是要以鑑定報告爲主。

臺北市大直街昨發生建案施工導致民宅下陷傾斜。記者餘承翰/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