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鳴中快評》戰車肇事 事出有因

陸軍CM11戰車今(9日)清晨因操作不慎,撞上新竹縣湖口鄉八德路的交通號誌杆。(翻攝自臉書社團《爆廢公社》)

陸軍584旅1輛「勇虎」型戰車,於9日清晨實施「戰備偵巡」時,於新竹縣湖口鄉不甚撞擊中央分隔島,陸軍第六軍團也隨即發出新聞稿,表示歉意以及強化行車安全教育及防險管理等等。

陸軍自實施「戰備偵巡」科目後,戰車肇事率提高,屢屢登上新聞版面,當然會有些人會怒斥「訓練不力」或「戰力不足」,但是陸軍的高層必須頂住壓力,不可以因爲少數人的責難就降低訓練難度或乾脆不做,更不要處分部隊長或駕駛,「嚴格的訓練士官兵最大的福利」,只要讓國人看到陸軍是真正有在精實訓練,都會諒解並支持的。

過去陸軍因爲怕出意外及擾民,戰甲車幾乎足不出戶,連旅對抗都用悍馬車替代戰車,以降低出車的風險及意外,就算要至三軍聯訓基地,也是租賃板車運送,駕駛及車長對於道路駕駛經驗非常欠缺,反而增加危險性,況且駕駛戰甲車與輪車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戰甲車既鈍重又不靈活,還要與民車爭道,再加上臺灣許多道路設計不良,常常會有急轉的路口或是驟然縮減車道,往往就會反應不及或路況不熟而肇事。

而戰甲車現在頻繁開出營區始於大鵬部長,他鼓勵部隊走出去,以展現軍威,也因爲有部長當作「靠山」,我們的裝甲部隊得以「重見天日」,而且相信我們年輕的駕駛,在經常性的偵巡任務中,駕駛戰車會更精熟,對於車況、車容會更重視,當然民衆對於國軍要有「容錯率」,別動輒羞辱、謾罵,若是長期對國軍「期之如聖賢、用之如牛馬、視之如盜賊、棄之如敝屣」,年輕的官兵點滴在心頭,又怎麼會甘願全心爲國家付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