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媒體人撻伐自由時報 網路該設立「規範平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主播李豔秋投書媒體「主播只剩罩杯?」一文,21日遭《自由時報網站登出「不爽聊罩杯 李豔秋其實是A書女主角」反擊,引起外界撻伐,李豔秋也決定提告。針對此事件,有資深媒體人指出,自由時報再多幾個鍾姓撰稿記者,保證能摧毀臺灣網路新聞圈。

從李豔秋投書,到《自由時報》反擊,整個過程中,引起不少網友與媒體人的討論。當自由的「A書女主角」新聞一出,就讓不少PTT網友批評,不僅認爲報導水準相當低,更點名撰稿記者,不理解爲何會寫出這樣的內容

TVBS主播顧名儀21日晚間也在私人臉書發文批評《自由時報》鍾姓撰稿記者,認爲李豔秋的投書內容,道出不少新聞人的心聲,但鍾姓撰稿記者卻「不知羞恥地繼續寫『罩杯』反擊」。她提及,必須嚴重抗議這家媒體及撰稿記者,因爲已經不是記者,是「文字霸凌者」。

中天電視擔任社羣媒體中心副理姚南宏Gohole Yao也在臉書發文,認爲《自由時報》若再多幾個鍾姓撰稿記者,「保證能摧毀臺灣的網路新聞圈」。有網友在下面留言,認爲「網路新聞圈該橫向串聯」,不過也有人指出「現在媒體不都是這副德性嗎?習慣就好了...」,Gohole Yao則感嘆表示,「我不想習慣啊,因爲我還在這產業讀者也不應該習慣,你還在臺灣啊。」

其實,根據李豔秋過去在媒體上發表的評論文,指出要改變臺灣媒體亂向有三帖藥方。其中,是要在「網路設立平臺」,這個平臺包含「制裁」、「平反」、「鼓勵」等功能,認爲「以往監督媒體的想法已經落伍了,不敢點名惡質媒體的鄉愿該結束了,必須讓媒體直接感受民衆制裁的壓力。」

另外,也該讓遭媒體曲解或惡意修理的受害者,有替自己澄清說明的機會,並在平臺公佈受民衆推薦,或業界學界說讚的好報導,註明媒體、記者,讓用新的報導獲得掌聲。而未來有沒有辦法成立規範平臺是個未知數,但針對此事,《自由時報》也在22日晚間發出聲明,向李豔秋及讀者道歉,並查處記者與相關核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