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長與你談天說地》我們的林覺民在哪裡?(王建煊)

我們社會需要再有林覺民,但是我們都不希望林覺民是自己的父親、丈夫或兒子。換言之,我們希望有別人去替我們犧牲、改革,自己可以坐享其成。(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先生,字意洞,福建省閩侯縣人,生於民國前二十五年,卒於民國前一年,死時年方二十五歲,繫留日學生。林覺民八歲喪母,十九歲結婚,爲革命捐軀時,遺有幼子五歲,名依新,另有遺腹子。

林覺民的偉大

以林覺民當時的家庭狀況,及革命大業對他的需要,他實在有千萬個理由不去犧牲,但是林覺民還是去犧牲了,這就是林覺民偉大的地方。

林覺民爲國捐軀,並非事前不知道而不小心被打死的。林覺民成仁前的三天夜裡寫了兩封訣別書,一封給父親,一封給妻子,也就是有名的〈與妻訣別書〉。林覺民在廣州的船上,曾低聲地告訴一位同志 :「此役若敗,死者必衆,定能感動同胞。」所以林覺民根本就是打算一死,以喚起民衆羣起打倒腐敗滿清政府。

意映卿卿如晤

意映卿卿如晤 :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

這是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的最前面兩句。這兩句就已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林覺民是一個社會改革者,爲了救國救民可以犧牲一切,即使是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原因只是爲了愛中國、愛中國人。聖經上說:「爲人捨命的愛無可比。」

林覺民已經離開我們一百多年了,我常常在想,我們的社會問題重重,我們也需要像林覺民一樣肯犧牲奉獻的改革鬥士,可是我們的林覺民在哪裡呢?

我們社會需要再有林覺民,但是我們都不希望林覺民是自己的父親、丈夫或兒子。換言之,我們希望有別人去替我們犧牲、改革,自己可以坐享其成。這是我們社會的問題,聰明人太多了。

查稅如革命

我在擔任財政部長時,曾經厲行查緝逃漏稅,有需補稅罰款好幾億元者。因此我才上任六個多月,外界就流傳要將王某某幹下來。有次在與工商界座談時,不少業界人士表示支持查緝逃漏稅並給予讚揚。我就對他們說,可否對媒體公開說幾句支持的話,反應是都不願意,理由是怕被同業批評愛出風頭而遭責難。

當時我就想到林覺民,現在大家都希望有林覺民出來,爲我們衝鋒陷陣,但自己卻躲在一旁一動也不動,令人感慨萬千。人們的道德勇氣都到哪裡去了呢?

國家是大家的,社會也是大家的,大家都要有林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大家纔會有美麗的明天。只叫別人衝鋒陷陣,自己坐享其成,非但自私亦不會成功。

大難來時怎麼辦

現在兩岸關係愈來愈劍拔弩張,一般推測武統在即。我們現在社會表面愛國英雄很多,但如共軍真的來犯,我們有幾人肯爲臺灣上戰場的呢?

有次前聯勤留守署政戰部主任投書媒體說:有天他與義務兵聊天,如共軍犯臺,你們怎麼辦?一大半人說:我爸爸交代,打仗時走後面,遇共軍就逃,不能逃就投降。另一小半人,不是不答,就是沉默以對,沒有一個義憤填膺的說,要拚個你死我活。

我們能怪這些年輕人不愛國嗎?現在各政黨2024總統候選人,大多已浮出檯面。如果他們說,他們年歲大了,拿槍桿子上戰場,已沒有太多用處了,還是讓年輕人多多發揮吧!你又會怎麼想呢?

臺灣現在還能找到林覺民嗎?再說一遍,臺灣現在還能找到林覺民嗎?

(作者爲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本文作者授權中時新聞網與臺灣醒報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