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經濟真正脆弱的是西方國家 不是中國

馬丁賈克《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的中譯本封面及介紹。(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衛報》14日刊出《當中國統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一書作者馬丁․賈克(Martin Jacques)的文章指出,西方市場只是對中國感到恐慌,因爲他們自身經濟是如此脆弱。

西方評論中國經濟的一個最大盲點在於:他們預測眼光都超不出下一季、乃至下個月。相較之下,中國人清楚的知道他們以往從何而來、當下是何種狀況、以及未來往何處去。而且他們並不自滿:中國領導層願意承認他們面臨着新的經濟挑戰

因此,回顧中國在金融危機發生後所發揮的全球作用就顯得很有意義。2007至2008年,當西方經濟體深陷困境時,中國經濟發揮了「救世者」的作用。雖然這不免出於避免被拖累的利己主義動機,但中國的援助的確讓西方避免了更糟糕的命運

當時,爲應對西方市場未來可能出現的崩潰,中國採取了鉅額經濟刺激計劃以促進國內需求、並抵消出口減少帶來的損失。此外,中國還允許貨幣貶值,導致國家出口競爭力大幅下降。中國願意接受經濟刺激計劃帶來的衆多嚴重問題,中國也深知刺激計劃會延遲最爲緊迫的經濟挑戰:經濟結構轉型北京發現,自己其實是在兩條截然不同的戰線上同時作戰,既要解決刺激計劃造成的短期問題,也要着眼長期推動結構性轉型。

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取得了驚人的進展。然而,不能因此忽視中國所面臨的短期風險。中國當前的最大問題是:它在同一時間面臨好幾個重大挑戰。一旦經濟重組、「再平衡」出現倒退,就可能在未來積聚更加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