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洗產地不是此時此刻才發生的事

韓國瑜日前針對「自經區議題跳針回答「發大財」,引發外界批評。

作者韋恩食農生活

這幾天農產品產地突然又變成一個熱門話題了,這當然是跟着高雄市長之前提出自經區的口號有關。洗產地當然是一個違法的行爲,從食安法規角度來看,那就是一種摻僞假冒。

只是韋恩想要提醒大家,洗產地不等於自經區,因爲洗產地的行爲現在就在發生,不用等自經區。所以如何杜絕洗產地的行爲,是政府刻不容緩的任務。也不是打消自經區的計劃,洗產地就沒事了。

以下韋恩舉出幾個典型的洗產地一些例子,提醒大家要睜大眼睛

1. 茶葉

臺灣一年進口數量龐大的越南以及中國烏龍茶,但是在市面上可有看過有人標榜這兩國產品在賣?當然越南茶很多是走到飲料用途,但是其他還有很多就如同泥牛入海,不知去向。之前鹿谷就曾經抓到過有人比賽茶是用越南茶混充的,而且還得名,相當的尷尬。

2.漁產

漁貨海上交易大家應該幾十年前就聽過了,於是可能有大陸養殖的魚被標爲基隆現流,或是可能在買到產地標示是澎湖的「進口透抽」。或是有的活的水產品,來臺灣 long stay住了一個月,就搖身一變成爲臺灣貨。

3.蜂蜜

蜂蜜每年從國外進口5000噸,出口也5000噸,而且我們在臺灣買到的蜂蜜,還是以標榜臺灣產的蜂蜜最多,是不是哪裡怪怪的。臺灣其實從東南亞尤其是泰國進口蜂蜜非常的多,韋恩拜訪過雲林的優良品牌——蜜蜂工坊,對於標示泰國進口品項的產地,就做到非常的公開透明。但是市場上依然也有不肖廠商在假造,如日前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舒默拿海關數據顯示,美國有1/3左右的進口蜂蜜來自過去蜂蜜出口不發達的國家。舒默也點名,替中國「洗蜂蜜」的前8名包括臺灣、印度、馬來西亞印尼,這些國家蜂蜜出口量甚至高於產量

總之,韋恩提醒大家:

1. 洗產地的事情並不是因爲自經區才發生,也不會因爲自經區沒有推動而消失基本上大家預防它,就跟面對一般的食品摻僞假冒的原則一樣,可以儘量選擇有信譽商家,或者是有認證的產品。

2. 洗產地的行爲不是隻限於中國大陸的產品,否則我們只要封鎖所有中國大陸的產品進臺灣,就可以一勞永逸嗎?當然不是。只要臺灣還有對外貿易的一天,這些問題都會持續存在。

3. 其實是以上面的案例看得出來,洗產地真正壞人都是臺灣人自己,不能怪到別的國家。就像古代中國的倭寇,結果發現都不是日本人,而是自己人。事實上很多洗產地是臺灣自己洗自己,比如說大家都很注意麻豆文旦是不是真正出自麻豆,阿里山茶是不是真正出自阿里山。

經濟部表示(國貿局長)「在相關單位加強管控下,目前並未發現業者有洗產地狀況,也沒有發現其他可能的高風險品項 」大家就當作官方說法吧,聽聽就好。杜絕洗產地,需要健全的法規環境,還有政府的執行力,也不是沒有中國因素,一切就解決了。大家的眼睛也要放亮,自己會挑選優良的產品。

熱門推薦》►青花菜煮熟後抗癌功效高3倍,不吃嗎?►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韋恩的食農生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