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沒人提實事求是了?

這是多魚說的第560篇原創

爲什麼大環境有這麼多人看衰,這不會有啥問題嗎?

我的回覆很簡單:

衰不是唱出來的,牛不是吹出來的,市場這東西,是跑出來的。

咱這裡的市場,啥都不缺,就缺點實事求是。

但這,不是壞事。

1

大學有段時間,我比較窮,接過給券商寫研報以及給領導各種發言稿的活。

最開始的一版,我覺得寫的很好,很符我對市場的判斷,交上去了,就等着拿稿費了。

但對接的小姐姐表示很爲難,說領導不滿意,還要改。

我沒辦法,只能繼續改。

改了半天,又寫了一版交了上去,那邊還是不滿意。

後來無限的改,改了十來次,終於那邊來對接的不是小姐姐了,而是相關領導了。

領導大概啥意思吧?

這個寫的確實很好,但我們這兒,用不了。

倒不是內容的問題,而是文風的問題。

我這些寫的東西,太人話了,大家都能聽得懂,而且分析太犀利了

但問題是,領導發言稿是面向媒體的,不能用這麼犀利的文風,要稍微溫和一點,最好是能糊弄人的。

於是我悟了。

不是我內容的問題,而是受衆的問題。

我寫的東西,不適合受衆,不能這樣。

我得故意往不說人話的方面整纔可以,最好是調門起的很高,氣勢寫的很足,內容沒半點卵用纔好,得讓受衆看起來雲裡霧裡,讓他們去猜纔好。

明確了這個邏輯後,我又改了一版。

非常務虛,但又非常好看,各種數據冗雜了一堆。

這次結果就很好。

領導那邊直說好好好,說簡直寫到他心坎裡了。

就要這個調調,以後就照着這個來。

但我也能肯定,這次讀者肯定都看得雲裡霧裡,似懂非懂。

你問我爲啥這麼肯定?

因爲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寫的是個啥。

2

其實這也是市場的一個難點。

之前剛接觸市場的時候,我也挺瞧不上有些業內人士寫的,翻來覆去不還是那些話嘛,沒啥新意,沒啥亮點,什麼都沒有。

但後來,我接觸了這個行業,我就知道了。

不是人家不想寫得好,而是沒辦法。

有些東西,真的不好寫。

首先是大方向上,規定死了,你不好唱衰,只能變着法去唱多。

但這就有個問題是啥吧?

咱這裡的市場,牛短熊長,總有的時候,後續行情是不好的。

唱多,對不起自己的職業道德。

唱空,對得起職業道德,但你職業直接沒有了。

那乾脆不說話。

或者即使要說,也要說的不講人話一點。

讓所有人都挑不出問題,所有人看不出你寫的是啥,那樣最好。

只是不實事求是了。

3

我再給你拆解爲什麼。

實事求是這個東西,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太難了。

因爲實事求是這東西,代價太大了,就等於是你必須正面你的問題了,不能有一點含糊,不能有一點懈怠,要去解決問題了。

但有些問題,真解決不了

不是大家不實事求是,而是實事求是太難了。

自己的身體,自己負責,都可能這樣。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是別人的事,花別人的錢,又該如何呢?

比如說獨山縣這個事。

大家都知道,負債是還不起的,但問題是啥啊。

負債爽啊,有負債就有投資,有投資就有項目,就有一系列的東西在。

實事求是了,獨山縣最好不發展,維持個民生最好。

還不如不實事求是,繼續過着。

很多企業也是這樣,對老闆來說,實事求是的結果就是不幹最好,但對員工來說,肯定不是的。

最好是幹着,哪怕老闆虧錢也沒事。

幹一天,有一天的工資。

實事求是,那工資咋辦呢?

哦對了,這裡也可以引申到很多體制內工作的,大家自覺代入。

4

所以你發現了嗎?

實事求是,是一個羣體最優解,如果能這樣做,大家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而反之,如果實事求是的時候,選擇了不,就變成了個人利益最優解,等於是犧牲了羣體利益保障了小部分的利益。

那問題來了,你覺得是集體利益高於一切呢,還是個人利益高於一切呢?

不用想答案了。

這個很難說的。

現實社會,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帶了點灰色的。

我們從小從課本上學的是實事求是,但你到社會上去看,很多時候又是務虛的。

大家都沒錯。

大家只是在爲自己的利益說話。

預防失聯,可以關注曹多魚!

添加微信:sweet99430 加入星球(付費羣628一年)

添加小助理微信:spm3469087734加入免費粉絲羣(記得備註來意噢~)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閱讀、在看和轉發

世間不易,感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