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2年結婚,3年後被婆婆分家,說不指望我,不想老了病重想見我

素材來源於作者身邊生活 整理成文:初見我是曉敏,1982年我和同村的李海結婚,婚後和公公婆婆、大哥大嫂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李海去家附近的磚廠幹活,我隨公婆在家種田養羊。婚後第三年年底,李海把磚廠欠他的工資都結算回來,將近300元。那時女兒三個多月,我要給她添置幾件小衣服,就沒讓李海把錢交給婆婆,大嫂知道後很不高興,過了正月十五就要分家。

我也不想和他們一起生活,大哥平時只管放牛耕地,大嫂從不去地裡幹活,家務活也不做,只管帶着4歲多的侄子。我是地裡、家裡的活都要做,做的不合適,還會被婆婆嘮叨半天,就連我抱女兒時間久了,婆婆和大嫂都會說我慣孩子:不會爬不會坐的,抱她幹嘛......每聽到類似這樣話,我就煩,分家也好。只是我沒有想到,婆婆把家裡最差的土地分給我們,分給我的東西少得可憐:兩大半袋的糧食,小半壇豬油,一罈鹹菜,碗筷、盤子和兩個盆。她讓我們去空置了快兩年的爺爺家的房子裡住,說那裡有鍋和水缸,還有些柴火,不用從家裡拿。把東西歸置完畢,看着破舊的老房子,李海也傷心,說他當初考上高中,大嫂以離家遠、住校花費多,還不一定考上大學爲由,不讓他去讀,公公婆婆聽大嫂的,他現在都遺憾考上高中沒去讀。他稍大一些就跟着村裡人去煤礦打工,那五六年掙下的錢,比公婆哥嫂四個人掙得還多。他掙的錢都給了婆婆,婆婆說她不識字,都給大嫂管着。我這時才知道,家裡實際管錢的是大嫂,我氣不過,去和婆婆說這麼分家不公平。婆婆說我們結婚做被褥和我的兩件新衣服不要錢嗎?她說一分錢都不會分給我們!糧食多一粒都沒有。李海嫌棄丟人,拉着我回家。我和李海把房子重新加固一下,又添置些生活必需品,帶着女兒生活。春天來了,李海得去磚廠幹活,我在家種地養豬。女兒會爬了,我不敢把她放在家裡,把她背在後背上鏟地割草,我累,女兒被曬得滿臉通紅,她不舒服常常哭鬧。吃過午飯,我得去稻田拔草,我鼓起勇氣,抱着女兒去婆婆家,婆婆正在院中晾曬棉被,看我來了,冷冷的問:“二媳婦,你有啥事?”我叫了一聲媽,接着說:“這丫丫跟着我去地裡,實在受罪,你幫我看一會兒行嗎?”婆婆:“要我幫你帶孩子,你得去問問你嫂子,我們現在一口鍋裡吃飯,你咋這麼不懂事?我這輩子可不指望你!”不等我說話,她打量我女兒一眼又說道:“看你給孩子做的這衣服,兩個袖子不一樣長,你媽不能教你,你就不會問問別人!”

婆婆這話雖然不長,可要氣死我,我媽在我9歲的時候病逝,我是沒有母親的人,不然也不會嫁給李海,更不會在這裡低三下四的和她說好話!我抱緊女兒道:“我沒有媽,你不指望我也犯不着揭我的傷疤!”我抱着女兒離開。回到我爸家,大哭了一場。從那以後,我去地裡幹活,都是我爸幫我看孩子(我爸那會和我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到了年底,李海說他在磚廠幹活比在煤礦上班掙的錢少多了,我們沒有錢,就無法翻蓋房子,這房子用不了兩年,就得倒塌,得抓緊掙錢,過完年,他想繼續去煤礦打工。望着四下透風的老房子,我說我也想去煤礦打工,掙點現錢,李海點頭。過完年,我把家裡的田委託給我爸種,和李海一起去了礦上,他下井,我在食堂打飯。礦上給我們一間宿舍,在這裡安定下來。我把女兒時刻帶在身邊,沒有人嫌棄我們。我儘可能的多幹活,回饋這裡的師傅們給我的善意。年底,我們沒有回家,在這裡過年。我們礦上的大面包特別好吃,熟食也好吃,我想給我爸送一份。看到東西,李海說公公婆婆和我爸在一個村住着,不給他們帶一份不好,我沒有多說,給他們也準備了,託同村在這裡幹活的人帶回去。過完年,我爸給我帶了東西回來,婆婆什麼都沒有給我帶。我們在這裡工作三年,攢了點錢,在食堂上班,我對做飯感興趣,不讓李海去礦上下井,我們在這裡租下一個門面房,請一位廚師,開了一家小餐館。在我再次懷孕的時候,我把我爸給請了過來,我家的地委託給我哥種。我爸幫着我帶女兒,洗菜收拾後廚,我給他發600元的工資,我爸樂得合不攏嘴。後來礦上的效益不那麼好了,我和李海想着回老家,村裡的老房子塌了,我也不想回村裡,在縣城租了一個門店,繼續開我的餐館。縣城那時的房子也便宜,我們買了一套面積比較大的平房。女兒和兒子都在縣城學校上學,平時我們在餐館忙,我爸幫我照看孩子,我從不回村子裡去。女兒碩士畢業,兒子大學畢業,他們都回我們市裡工作,我爸年紀大了,我照顧他多一些,餐館李海管理的多一些。那天,李海接到公公電話,他越聽臉色越不好,掛斷電話說婆婆最近身體不好,想來縣城看病,想在我家住幾天,問我行不行?我一聽這病還挺嚴重?李海說婆婆吃不下東西,她想見見我,又怕我不理她。大哥一家都在外面打工,過年有時回來有時不回來,她這幾年和公公在家種地,日子過得不太好。

我爸說他早就聽我哥說過,李海的侄子不時回來和婆婆要錢,每次都鬧得鄰里盡知,歲數不小了,啃老,還專門啃爺爺奶奶,他們老兩口過得不易。我爸看我不說話,就說從某個角度來說,沒有婆婆當初對我們的態度我們可能還沒有今天的生活呢!吃了苦,吃了虧,會有福報。我在外這麼多年,受過別人的幫助,也沒少幫助別人,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和婆婆之間的事情都過去了,就不要計較了。李海說婆婆從小也挺苦的,沒讀過書,從來沒有離開過村子,讓我不要和她一般見識。第二天,我和李海開車,去了婆婆家。曾經熟識的院落破敗很多,家裡只有她和公公。婆婆見到我,就哭了,說沒想到我能來,她原來不該那樣對我。我說都過去了,不提了。我把婆婆接到我家,第二天帶她去市裡醫院看病,幾家醫院的醫生都說病情嚴重,沒有什麼機會了,我沒有告訴婆婆實話,說她的病不嚴重,先吃幾副中藥看看,求着那位中醫院的醫生給開了中藥。婆婆說她整個肚子都很痛,估計活不了多久,我說邊吃藥邊去縣裡的醫院打針會好的快些。我也知道這就是“死馬也當活馬醫”。一個多月過去了,婆婆更加瘦弱,她說要回家看看,公公默默流淚,我和李海送他們回到村裡,婆婆招呼我們進屋,讓我在這裡陪她幾天。第二天,她給我一個木盒,說是她留最久的東西,她現在才知道應該給誰。原來一直以爲大嫂好,我不會過日子,後來才知道,大嫂把她的家底都掏空了,她老了卻不管她。我們20多年不聯繫,不想是我陪她走完生命盡頭,她爲自己的目光短淺而羞愧。說完又哭泣起來。我勸她不要再哭了,她把木盒打開,裡面有十枚銀元,她強擠出笑容讓我收下,說我收下她心裡纔會好受,不然她死不瞑目。我安慰她,她會好起來的,她搖頭,讓我通知大哥大嫂他們回來。清明節快到了,婆婆離世已有十年,不知道她有沒有遺憾,我是沒有遺憾。在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多些善意,不求別人投桃報李,只求自己問心無愧,我相信會活得坦然一些。